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2《登高》练习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对《登高》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写景,营造出萧瑟苍凉的氛围。 B.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以“无边”“不尽”拓展意境,暗含时光流逝的感慨。 C.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直抒胸臆,“万里”“百年”凸显漂泊与老病之苦。 D.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以“停杯”收束,表现出诗人戒酒避祸的旷达心态。 2.下列对《登高》中“景与情”关系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以乐景衬乐情,通过长江、飞鸟等壮阔之景,抒发诗人建功立业的豪情。 B.首联写景纯粹客观,仅描绘登高所见之景,未融入诗人的主观情感。 C.颔联的萧瑟秋景与颈联的悲苦情感形成呼应,实现景与情的交融。 D.尾联脱离写景直抒胸臆,与前文的景物描写无明显情感关联。 3.下列关于《登高》体裁与格律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七言律诗,属于近体诗,格律严谨,对仗工整,押平声韵。 B.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无边”对“不尽”,“落木”对“长江”,对仗工整。 C.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中“万里”对“百年”,“悲秋”对“多病”,词性相对,符合律诗要求。 D.全诗八句四联,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4.下列对《登高》中关键词语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猿啸哀”中的“哀”字,既写出猿声的凄厉,也暗合诗人内心的悲苦。 B.“鸟飞回”中的“回”字,描绘飞鸟盘旋的姿态,暗示诗人漂泊无依的处境。 C.“繁霜鬓”中的“繁”字,突出白发之多,表现诗人年华老去的无奈。 D.“浊酒杯”中的“浊”字,仅指酒的品质粗糙,与诗人的心境无关联。 5.下列诗句与《登高》情感基调最相近的一项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B.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6.下列对《登高》创作背景与诗人情感的关联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创作此诗时漂泊西南,身患疾病,“百年多病”正是其生活境遇的真实写照。 B.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艰难苦恨”蕴含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C.诗人晚年孤独无依,“独登台”的“独”字直接点出其孤苦伶仃的处境。 D.全诗情感仅局限于个人的悲苦,未涉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释①渚:水中的小块陆地。②萧萧:形容草木摇落的声音。③百年:这里借指晚年。④新停:刚刚停止。杜甫晚年因病戒酒。 7.下列对《登高》首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急”点明登高时的气候特点,也为全诗奠定了紧张的基调。 B.“天高”与“渚清”“沙白”相互映衬,勾勒出清晰的画面层次。 C.“猿啸哀”中的“哀”字,既写自然之景,也暗喻诗人的心境。 D.“鸟飞回”描绘飞鸟自由翱翔的场景,反衬诗人的豁达心境。 8.下列对《登高》颔联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边”“不尽”两个词拓展了景物的空间与时间维度,意境开阔。 B.“萧萧”“滚滚”以叠词强化听觉与视觉效果,增强诗歌的韵律美。 C.落木凋零与长江奔涌形成对比,暗含生命短暂与时光永恒的思考。 D.此联仅写景而无抒情,是为了给后文的直抒胸臆做铺垫。 9.下列对《登高》颈联情感内涵的解读,最全面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