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沙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时间: 6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6小题, 48分) 1. 1987年,联合国把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这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有关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陈化成吴淞抗英 C.左宗棠收复新疆 D.左宝贵平壤御敌 2. 1856年10月,英国发动对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下面关于这次战争表述正确的是 A.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华权益 B.目的:获得更多的土地 C.借口:林则徐虎门销烟 D.影响: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英法联军曾经使中国一座辉煌的宫殿惨遭摧毁。“这座宫殿”惨遭摧毁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天父天兄手段高,打得清兵四处跑,拿下南京立天国与下列哪项有关 A.陈胜、吴广起义 B.太平天国运动 C.李自成起义 D.黄巾起义 5.胡刚同学的一位祖先曾在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内学习。在这里,学员们兼学医学、外语、天文、西洋史和万国公法等。这所学堂是 A.京师同文馆 B.万木草堂 C.京师大学堂 D.福州船政局 6.《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相比,最根本的不同点是 A.割地 B.赔款 C.开设通商口岸 D.开设工厂 7.1900年发生的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战争是为了 A.侵占中国领土 B.获得开办工厂特权 C.开放通商口岸 D.镇压人民反抗斗争 8.1897年2月,谭嗣同、唐才常等人在湖南成立了南学会,创办了《湘学报》。到1898年,学会、学堂和报馆达300多个。这一时期宣传的主要思想是 A.屈辱与抗争 B.落后与探索 C.变法与图强 D.内忧与外患 9.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历史事件与孙中山有直接关系的是 ①成立兴中会②参与创办机关刊物《民报》③任武昌起义总指挥④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0.下列内容最有可能出自()第二十二条 参议院议决事件,咨由临时大总统公布施行。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同盟会章程》 11.“后期”的新文化运动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平等思想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思想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探讨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12.下面是八年级某学生编制的知识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归纳他学习的主题是 A.侵略与反抗 B.近代化的探索 C.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D.新民主主义革命 13.1916年的北京街头出现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袁世凯死了”,下联是“中国人民万岁”。围观者说,上下联对不起来,作者说:“袁世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民。”这样说的理由是指袁世凯 A.篡夺革命果实 B.建立新式陆军 C.出卖了维新派 D.公然复辟帝制 14.学校征文:“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这是对民族的热忧;“誓死力争;“取消二十一条”———这是对列强的憎恨。由此可知与这次征文相关是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五四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维新变法运动 15.武昌起义后到1911 年底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这说明了 A.清政府统治已土崩瓦解 B.反帝反封建任务的完成 C.人民群众广泛支持革命 D.扶清灭洋思想成为共识 16.在探索资产阶级革命道路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仁人志士,其中蔡锷被誉为“再造民国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他 A.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 B.南下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C.讨伐段祺瑞,举起护法大旗 D.逼迫宣统帝,宣布下诏退位 二、材料分析题(共52分) 17.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1842年的条约真是所谓“城下之盟”,英国方面向来所不满足的一一满足,其主要内容: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之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