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 七年级历史期中作业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小题,共40分) 1.陕西西安有丰富的文物资源。下列考古发现可用于研究半坡人生活的是… 装 毁 A.甲骨文 B. 商鞅铜方量 C.人面鱼纹彩陶盆 D.司母戊鼎… 2.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一处距今5300多年的都邑遗址内,发现了由野猪牙雕刻而成的、外形 酷似正在吐丝状态的家蚕以及大量的农作物。这反映了当时…( A.城市功能的完备 B.山顶洞人的存在 C.纺织技术的成熟 D.农桑文明的出现 订 3.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悠久的古代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部朝代兴亡史。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4.西周时期,天子“授民授疆土”,将王畿()以外的土地连同土地上的人民赐给诸侯, 由他们去建立诸侯国。材料描述的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5.下图所示内容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的文字,这种文字被称为…( ) 线 A.甲骨文 B.金文 家 C.大篆 D.小篆 6.春秋战国时期,铜铸币广泛通行。这反映了当时… A.周王室衰微 B.井田制废除 C.商业活动较为活跃 D.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7.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春秋时期,有一位思想家认为:“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 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8.孔子招收学生不受贵贱、贫富、老幼等条件限制,很多学生出身于贫贱之家。由此可知孔 子的思想主张是… A.克己复礼 B.崇尚“自然” C.礼有教无类 D.民贵君轻 9.商鞅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韩非认为“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据此可知,二人都主张… …( A.无为而治 B.因势而变 C.兼爱非攻 D.尊卑有序 10.“短短15年的秦朝,把全国的人力财力,榨取尽了,无数血汗生命,造成许多事功。” 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灭六国 B.焚诗书 C.行郡县 D.筑长城 11.秦朝将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 令或县长。郡县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秦朝这些举措旨在加强…( A.文化交流 B.地方控制 C.思想统治 D.经济开发 12.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大力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下列各项所示字体, 秦朝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的是… ) 属日环 响P地 我 A B 醒 符登 樹高 聽望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小题,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B A A C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A D B D D & 二、综合材料分析题(共4小题40分,21题12分,22题8分,23题8分,24题12分) 21.(1)甲骨文;(2分)商朝。(2分) (2)司母戊鼎;(1分)原因:文物的历史价值一司母成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 铜器;文物的艺术价值一司母戊鼎体现了商代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文物的精神价值一 司母戊鼎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文物的运输保障及安全保障。(3分) (1)以德治国。(1分) (3)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使我们 能够更好地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作为中学生,应该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通过多种 途径的实践活动,提高对文物的鉴赏能力,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3分) 22.(1)春秋战国时期。(2分)带来了灾难,促进了民族交融。(2分) 诸子百家学说。(2分) (2)中华文明发展的奠基阶段。(2分) 23.共同措施: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减轻赋税和徭役; 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苛法;提倡勤俭治国。(5分) 影响:出现政治清明,经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