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53962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 身边的“小事”同步课件 教学设计 学习任务单 分层练习

日期:2025-11-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2次 大小:60662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统编,小事,分层,任务,学习,教学设计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语文学科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 课题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单元 第七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核心素养 目标 1.能在小组中简单讲述身边的令人感到温暖或不文明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2.能汇总小组意见,汇总意见时能尽量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重难点 1.梳理身边发生的小事及影响,能用清晰、完整的语言讲述小事经过并表达看法。 2.体会小事背后的品德与习惯,学会区分小事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并用恰当的语言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图片联想提问: 展示两组图片(左图:同学帮低年级同学背书包;右图:有人在花坛里摘花),设置问题:“同学们,这两张图里发生了什么事?看到这些画面,你们有什么感觉?”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说出“第一张图让人觉得温暖”“第二张图让人觉得可惜”等感受。随后,告诉学生这些都是“身边的小事”,引出本次口语交际主题。 2.话题解读思考: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最近遇到过哪些身边的小事”,如“同桌借我橡皮”“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教师总结:“这些小事就像空气一样围绕着我们,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身边的小事,说说它们带来的影响。” 二、示例引路,学习表达 1.温暖小事:感受善意 (1)示例呈现:教师讲述:“上周我在小区看到一件事———一位阿姨看到快递员搬着重箱子,主动帮他按住了单元门。快递员说了声‘谢谢’,阿姨笑着摆摆手。” (2)梳理要素:提问:“这件事里,谁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带来了什么感觉?”引导学生提炼“人物、地点、事件、感受”(阿姨在单元门口帮快递员按住门,让人觉得温暖)。 (3)尝试表达:让学生模仿示例,用“有一次,我在_____看到_____,他/她_____,我觉得_____”句式讲述自己遇到的温暖小事(如“有一次,我在操场看到同学扶起摔倒的小伙伴,他还帮小伙伴拍掉身上的灰,我觉得很感动”)。 2.不文明小事:理性看待 (1)示例呈现:播放短视频(有人看完电影后,座位上留下了果皮和纸巾),提问:“这件事有什么问题?如果是你看到,会怎么想?” (2)引导表达:强调“客观描述,不指责”,示范:“有一次在电影院,我看到散场后座位上有垃圾。我觉得这样不好,因为会给清洁工带来麻烦,也影响下一场观众。” (3)小组练习:两人一组,一人说不文明小事,另一人用“这件事的问题是_____,可能会_____”回应(如“这件事的问题是乱扔垃圾,可能会污染环境”)。 3.总结方法 板书“讲述小事:说清人物、地点、经过”“表达看法:说出感受+理由”,用箭头连接“小事→影响→看法”,直观呈现表达逻辑。 三、小组交流,分享提升 1.分组讨论:分类梳理小事 (1)明确任务:每组发放“小事分类表”,要求记录3件事(2件温暖的、1件不文明的),并标注“带来的影响”。 小事类型具体事例(谁+哪里+做什么)带来的影响温暖的事同学帮老师擦黑板老师很省力,班级更整洁不文明的事有人在走廊追逐打闹可能撞到别人,影响秩序 (2)交流要求:轮流发言,每人讲1件事;别人发言时认真听,可补充“我也遇到过类似的事……”。 2.代表分享:完整表达看法 (1)推选代表:每组选1件最有感触的事,派代表上台分享,要求“先讲事,再说看法”。 (2)教师引导:若学生只描述事件,提醒“可以加上‘你觉得这件事好在哪里’”;若看法笼统,追问“为什么觉得这样做不好呢?”(如“因为走廊人多,追逐打闹容易受伤”)。 3.范例赏析 范例1(小事描述) “上周在公园里,我看到一个小女孩把摔倒的小弟弟扶起来,还帮他拍掉裤子上的土。小弟弟的妈妈笑着对她说‘谢谢你’,小女孩摆摆手说‘不用谢’。我觉得小女孩既善良又大方,看到别人需要帮助就主动上前,特别值得学习。” 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