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周清(一)范围:(第二十一章)第1-5课时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分。 1.下列方程中,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 B. C. D. 2.已知一元二次方程,其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分别是 A. 4,,0 B. 4,0,81 C. 4,0, D. ,0, 3.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原方程可变形为 A. B. C. D. 4.方程的根为 A. B. , C. D. , 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则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A. 11 B. 19 C. 11或19 D. 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分。 6.方程的根为 . 7.把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为 . 8.关于x的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的值为 . 9.方程的根是 . 10.已知m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则代数式的值为 .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11.解方程: ; 12.解方程: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13.已知是方程的一个根,求m的值及方程的另一个根. 14.已知与相等,求x的值. 15.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BD的长为8,菱形的边长是方程的一个根,求该菱形的面积.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的有关知识. 由题意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对各个选项进行逐一判断,即可求解. 【解答】 解:方程变形后为,变形后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形式,故A正确; B.不符合一元二次方程定义,故B错误; C.当时,才是一元二次方程,故C错误; D.方程变形后为,不符合一元二次方程定义,故D错误; 故选 2.【答案】C 【解析】解:, 整理,得, 故方程的二次项系数是4、一次项系数是0、常数项是, 故选: 3.【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掌握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解题的关键.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把方程的左边变形,得到答案. 【解答】 解:, 则, , 故选: 4.【答案】D 【解析】解:, , , 或, ,, 故选: 利用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B 【解析】解:方程, 分解因式得:, 所以或, 解得:,, 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 当腰长为1时,三边为1,1,9,不能构成三角形,舍去; 当腰长为9时,三边为9,9,1,此时周长为, 则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故选: 利用因式分解法求出已知方程的解,确定出等腰三角形的边长,求出周长即可. 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6.【答案】 【解析】略 7.【答案】 【解析】【分析】先展开完全平方式、再移项,变成一般形式即可. 【详解】解:, 即 即 故答案为: 【点睛】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8.【答案】 【解析】略 9.【答案】, 【解析】略 10.【答案】2025 【解析】略 11.【答案】【小题1】 解:,, , 【小题2】 , 即, 【解析】 略 略 12.【答案】解: ,或 , 【解析】略 13.【答案】解:依题意,得,解得 当时,方程为,解得, 方程的另一根 【解析】略 14.【答案】解:根据题意得:, 整理得:,即, 解得:, 故x的值为或 【解析】利用与相等,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x的值. 此题考查了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5.【答案】解:可化为, 或, 当时,,不符合题意,舍去; 当时,,符合题意. 该菱形的边长是 如图,连接AC交BD于点O, 在菱形ABCD中,,, 【解析】略 第1页,共1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