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学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4小题,共 28分。 1.亚历山大在进军途中,建立了许多新城,这些城市在文化、教育、城市建筑等方面受到希腊文化的影 响。同时,东方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入希腊。这说明亚历山大东征( ) A. 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 B. 属于正义的军事行动 C. 目的是传播民主政治 D. 给东方人民带来灾难 2.它自创立迄今已有 1400 多年的历史,它作为一种宗教信仰、意识形态和文化体系,传入世界各地后, 与当地传统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中国旧称大食法、大食教度、天方教、回教等。信奉该教的人统称为 “穆斯林”(意为“顺从者”)。这个宗教是( ) A. 伊斯兰教 B. 佛教 C. 基督教 D. 天主教 3.公元前 8 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 组成一个小国。这体现了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 ) A. 小国寡民 B. 重视农业 C. 民主政治 D. 对外扩张 4.下列对西欧封建庄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B. 庄园领主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对外贸易 C. 庄园里的农民可以自由离开庄园 D. 庄园法庭只维护领主的利益,对农民毫无用处 5.中世纪的西欧,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的欧洲( ) A. 国王相信“君权神授” B. 王权神圣不可侵犯 C. 王权受到教权的制约 D. 教会主宰精神世界 6.古代埃及人赞颂尼罗河的诗篇有:“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 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对这句话的最准确理解是( ) A. 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在尼罗河畔 B. 古埃及人都饮用尼罗河水 C. 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D. 尼罗河是古埃及人挖掘出来的 7.中世纪阿拉伯帝国开展大规模、有组织的翻译活动,系统翻译了古希腊哲学、科学,波斯文学,印度数 学等典籍,融合多元文化,推动自身文化发展。由此可知,阿拉伯文化( ) A. 开放包容、兼收并蓄 B. 广泛吸收、全盘照搬 C. 领先世界、影响深远 D. 原创性强、独具一格 8.646 年,日本开始了大化改新。在政治上废除部民制,将贵族奴隶主私有屯仓、田庄统统收归国家所 有,对大夫以上官员按职级赐予俸禄。这表明当时日本( ) 第 1 页,共 6 页 A. 全面照搬唐朝政治制度 B. 确立幕府将军统治地位 C. 借助改革加强中央集权 D. 谋求与中国的对等关系 9.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建立在商业贸易的交接点上,出现在封建关系最薄弱、封建统治鞭长莫及或权力真空 的地带。这说明城市兴起的重要原因是( ) A. 地理位置优越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市民阶层形成 D. 封建领主的支持 10.“中世纪的愚昧、悲观和禁欲主义肯定是人类蒙遭羞辱的来源。人,因为文化而成为万物之灵,因为 创造而着迷地工作。”“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口号,显示出人们要用文化来扫除迷信、悲观、愚昧和无知 的决定。据此推知,文艺复兴运动( ) A. 实现了欧洲社会向近代转型 B. 旨在破除中世纪的迷信和愚昧 C. 是为了复兴古代希腊的文化 D. 强化了西方文化的领先地位 11.14 世纪中叶,意大利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城市的学者以“人“为中心研究古典文化,反对教会宣扬的 “神权至上“,主张追求现世幸福。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是( ) A. 启蒙运动 B. 文艺复兴 C. 宗教改革 D. 新文化运动 12.公元 8 世纪中叶到 9 世纪中叶是阿拉伯帝国的鼎盛时期。此时,阿拉伯人固有的文化受到了被其征服 的埃及、两河流域等地文化的影响,又吸收了希腊和印度的古代文化,创造出阿拉伯灿烂的新文化。据此 可知,阿拉伯人( ) A. 重视文化教育 B. 促进科技发展 C. 推动经济交流 D. 善于吸收学习 13.《汉谟拉比法典》第十条规定,如果买者不能提供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