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55509

8.2《登高》课件(共22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116691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必修上册 | 第三单元 登 高 杜 甫 激情导入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 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同学们知道这幅对联是写谁的吗?依据是什么? 这副对联是赞颂诗圣杜甫的,他的诗被人们称为“诗史” 。“秋天一鹄先生骨”一句是引用明代诗人杨慎《临江仙.夜泊牛渚怀古》中的一句,表达对逝去高人的感慨和怀念。 杜甫曾客居成都浣花溪边草堂,又自号“少陵野老”。他在《客至》中也曾写道:“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正是他草堂生活的体现。 这是民国时期的刘咸荥(xíng)题于四川省成都浣花溪杜甫草堂的对联。 语言建构与运用 学生能准确理解《登高》中字词含义,背诵全诗,提升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 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赏析其中的艺术技巧发展形象思维,体会杜甫对个人命运和家国命运交织的思考。 审美鉴赏与创造 感受诗歌营造的萧瑟、凄凉又雄浑壮阔的意境之美,鉴赏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提高审美鉴赏水平。 文化传承与理解 理解杜甫所处时代背景及其诗歌中体现的文化内涵,体会忧国忧民的文化传统。 活动一 知人论世识体,阅读铺垫 儒 道 侠 知识检测 (1)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 主义诗人。 (2)从体裁上说,《登高》是 ,是一首 。 (3)李白诗歌的风格是豪放飘逸,杜甫诗歌的风格是 。 (4)《登高》是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在 所作。 现实 近体诗 七言律诗 沉郁顿挫 夔州 活动二 初读文本,整体把握 诵读诗歌 注意朗读节奏、重音和韵脚,找出该诗的诗眼。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诵读诗歌 1.该诗的诗眼是_____。 2.该诗可分为哪两个层次?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悲 答案 前两联写秋景, 后两联抒悲情。 初读思考 抓住特征 鉴赏意象 本诗是诗人登高之作,请大家找一找,诗人运用了哪些意象?从这些意象中可以体会出诗人怎样的情感?(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并完善) 景物:风、天、猿啸、 渚、沙、鸟飞、 落木、长江 (四句八景,语言凝练) 抓住特征 鉴赏意象 迅疾的秋风 高远的天空 哀鸣的猿猴 水中的小块陆地 水落而出的白沙 低回盘旋的水鸟 雄浑高远 肃杀凄凉 1.《登高》的首联运用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落木 长江 无边 不尽 萧萧 滚滚 生命之短暂 韶光易逝 时间之永恒 个人渺小 下 来 此联融视觉、听觉于一体,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情景交融,写出秋天肃穆萧杀、空旷辽阔的景色。前句表现诗人“悲秋”之感,后句表现诗人对韶光易逝,功业未就的感伤。 2.颔联历来为人所称道,有人评价它“把悲秋的情感推向了极致”,请赏析这一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诗人的这四句诗向我们描绘一幅苍凉而壮阔的秋日图,在这幅图里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作者的悲情!请大家一起朗读前两联! 再读悲情 对于颈联,宋代评论家罗大经曾在《鹤林玉露》中对《登高》的颈联做了相关评论,现将其中的一部分留空,请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将它补全。 杜陵诗云:“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_____;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_____;_____,久旅也;百年,暮齿也;_____,衰疾也;___,高迥处也;独登台,_____。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地之远也 羁旅也 常作客 多病 台 无亲朋也 一悲:远旅之悲; 二悲:感时之悲; 三悲:漂泊之悲; 四悲:久旅之悲; 五悲:迟暮之悲; 六悲:多病之悲: 七悲:伤怀之悲; 八悲:孤寂之悲。 深入探究 品析情感 《登高》中,诗歌的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蕴含了哪两个方面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