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学情调研 历史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题,每题3分,总计45分) 1. “这场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西方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殖民地。”材料反映的是鸦片战争的( ) A. 背景 B. 过程 C. 结果 D. 影响 2. 下表为1843年前后中国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对比表。导致图中税率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品名 1843年前的税率(%) 1843年后的税率(%) 新税率比旧税率降低(%) 棉花 24.19 5.56 77.02 棉纱头等 13.38 5.56 58.45 白洋布 29.93 6.95 76.78 A. 五口通商 B. 协定关税 C. 割地赔款 D. 投资设厂 3. 右侧是19世纪中期中国、法国和英国同时期的历史事件。他们统治时期共同的统治者。他们统治时期共同的历史事件是( ) A. 清政府将香港岛给英国 B.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 林则徐虎门销烟 4. 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适用于研究太平天国运动的第一手史料是( ) A. 评说《太平天国兴亡史》 B. 电影《洪秀全》 C. 文献《天朝田亩制度》 D. 论文《太平天国研究》 5. 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正是资本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时候,列强和封建势力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比较顽强的敌人。单纯的农民战争遇到这样的敌人,就不能不再失败。该观点反映出太平天国( ) A. 把反侵略作为革命的侧重点 B. 肩负着双重的历史使命 C. 缺乏正确的革命理论的指导 D. 失败的原因是内外夹击 6. 19世纪末,清政府遴选驻外使臣的标准,由科举正途和洋务能力并重向注重西学素养和出洋阅历转变。这表明清政府( ) A. 改变用人观念应对时局 B. 废除科举制度回应社会诉求 C. 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D. 推进洋务运动到“求富”阶段 7. 冯子材“以帕裹首,赤足草鞋,持矛大呼”,这一举动大大激励了爱国将士,他们纷纷奋勇向前与敌人展开白刃搏斗,将中路法军击退。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 反割台斗争 B. 威海卫战役 C. 雅克萨之战 D. 镇南关大捷 8. 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通过办报刊、学会和学堂,宣传变法思想,打开了人们的眼界,出现了“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的局面,这反映了戊戌变法( ) A. 带来科学技术进步 B. 促进民族工业发展 C. 推动中国报刊产生 D. 具有思想启蒙作用 9. 《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观点的是( ) A.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B.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C.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D.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10. 他于“1912年3月10日在北京就职,当天就以“大总统”名义颁布“大敕令”,宣布以前“除真正人命及强盗外”,一切罪犯“皆除免之”。文中的“他”( ) A. 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皇帝 B. 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C. 著有《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D. 在五四运动中被罢免了职务 11. 有学者这样评价他:“一个在科举道路上累遭挫折的旧式读书人,年逾不惑才幸而取中状元,但他却视官爵如过眼云烟,转而以全部精力创办新式实业。”他是( ) A. 魏源 B. 张之洞 C. 张謇 D. 詹天佑 12. 中国有座城市,南北文化交汇,古今文明交融,有首义路、首义小区、首义中学、首义广场……“首义”嵌入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主要为了纪念( ) A. 武昌起义 B. 金田起义 C. 南昌起义 D. 广州起义 13.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一系列革除社会积弊的法令。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南京临时政府改革法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