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第14课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农村根据地的建立 壹 南昌起义 ———探索开端 1、背景 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汪精卫“七一五分共” 大革命失败前后革命力量对比 大革命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 成立初期 共产党党员 6万多人 1万多 工人组织成员 300万人 3万多 农民协会会员 910万人 大部分散落 一、南昌起义 教训: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总结了大革命失败教训后, 共产党人选择了怎样的革命道路?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人面前只有一个榜样。那就是已经成功的俄国革命,而俄国革命正是从城市开始的,并且在城市首先成功。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以俄为师: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反抗道路 南昌起义→占领南昌→主动撤离,南下广东→途中所挫→转战湘南坚持斗争 2、概况 一、南昌起义 时间: 地点: 领导者: 1927年8月1日 江西南昌 周恩来、贺龙、 叶挺、朱德、刘伯承 观看视频,归纳南昌起义的概况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 军徽 ①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②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经过: 意义: 八一建军节 贰 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战略转折 1、八七会议 二、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时间: 地点: 内容: 意义: 1927年8月7日 汉口(武汉) ①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②决定在秋收时节组织农民发动武装起义(秋收起义) ③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为革命道路指明方向 土地革命: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打倒地主阶级,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的革命。 2、秋收起义 二、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旗帜: 过程: 1927年9月 湘赣边界(湖南、江西) 毛泽东 工农革命军 开始时比较顺利,但由于城里敌人力量强大,起义军受到严重挫折。 文家市决策 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二、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思考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相似之处? 起义5000余人 只剩1000余人 秋收起义 起义20000余人 只剩2000余人 南昌起义 毛泽东指出:“由于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而且长期占据城市,所以农村是孕育革命的温床,而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则是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我们要改变方向,上山去! 效仿俄国走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 道路,为什么行不通? 俄国是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工人阶级力量较强。 二、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文家市决策 决定从城市转向农村 三湾改编 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 到达井冈山 1927年10月,毛泽东开创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意义: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 二、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根据材料,概括选择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原因? 材料一:井冈山位于罗霄山脉的中段,周围方圆200余里,与江西、湖南的数县相邻,地势险峻,崇山峻岭,森林茂密,堪称易守难攻。这里远离大城市,国民党统治基础薄弱,又闹过农民运动,有群众基础,适于搞工农武装割据。 井冈山 地势险———易守难攻 敌人弱———远离中心城市 历史红———群众基础好 3、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 毛泽东率领的 工农革命军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会师 改 称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军长: 党代表: 意义: 朱德 毛泽东 壮大了武装力量,使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 4、井冈山会师 二、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井冈山会师》 南昌起义———国民革命军 秋收起义———工农革命军 井冈山会师———中国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