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历史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458113
2025-2026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 课件
日期:2025-11-1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489898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张
2025-2026部
,
编版
,
八年级
,
历史
,
上册
,
15课
(
课件网
)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第15课 中国工农红军 长征与遵义会议 1.通过分析地图和图片,叙述红军长征的路线及长征过程中发生的历史事件,学生能够概述红军长征的过程。 2.通过研读史料,概括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学生能够归纳总结遵义会议的意义和长征的意义。 3.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体会革命先烈们不畏艰难、勇于献身的长征精神,激发爱国之情。 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 美国著名作家和记者埃德加 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记录了这样一些数字:中央红军在历时一年的长征中,进行了300多次战斗,几乎每天一次遭遇战;平均每天行军35公里以上,翻越了18座山脉,渡过了24条河流;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击败了数倍于己的国民党中央军的围追堵截;征服了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了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 埃德加.斯诺 左右江 鄂豫皖 海陆丰 湘鄂赣 闽浙赣 湘鄂边、洪湖 川陕 1928~1930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图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中央革命根据地 震惊 “攘外必先安内”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 1、红军“反围剿” 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一、红军反“围剿”与战略转移 2.想一想:第五次反“围剿”为什么会失利? 时间 国民党军 中央红军 领导人 战略战术 结果 第一次 1930.10 10万 4万 毛泽东 运动战: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各个击破。 游击战: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第二次 1931.4 20万 3万 第三次 1931.7 30万 3万 第四次 1933.2 40万 7万 周恩来 朱德 第五次 1933.9 50万 8万 博古 李德 制定违背根据地实际情况的“左”倾战略战术:以集中对集中、以堡垒对堡垒的阵地战 成功 失败 一、红军反“围剿”与战略转移 蒋介石“围剿”中央红军 时间 出动兵力 国民党 中央红军 第五次 1933年9月 50万人 8万 李德 博古 共产国际驻 红军军事顾问 共产国际在中国的代理人,直接接受共产国际的指挥。 李德原名奥托·布劳恩,德国人。1932年到上海,后到苏区担任军事顾问。他名义上是军事顾问,实际上独揽了红军的指挥权。第五次反“围剿”开始时,李德等人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口号,命令红军进攻敌人守备坚固的据点。在红军遭到重大损失后,又提出“不让敌人侵占寸土”“胜利或者死亡”等口号,调集红军主力与优势敌军决战。敌人分路向中央苏区首都瑞金进攻后,他又分兵御敌,使红军处处被动挨打,被迫开始战略战役。 相 关 史 事 冒险主义 左的错误 ①根本原因: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 ②直接原因:1933年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 (“左”倾:表现为急于求成,主观夸大革命力量,轻视敌人力量和客观困难,在革命和建设中冒进) 3.长征的原因: 战略转移 开始长征 一、红军反“围剿”与战略转移 4.长征过程: ①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①1934.10,中央红军8万余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突围西进,开始长征。 一、红军反“围剿”与战略转移 ②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湘江之战是红军长征中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役,8万余人的中央红军锐减至3万余人。其中担任断后的红五军34师,因桥被炸断了,几千红军没有了退路。弹尽粮绝被敌人抓住的师长陈树湘,硬是把伤口处流出的肠子拽断,以死抗争。红34师全军覆没!中央苏区的丧失,湘江之战的鲜血,使广大指战员心情沉痛,大家对“左”倾错误军事指挥已经到不能容忍的地步,于是一场伟大的转折正在酝酿。 ②湘江之战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①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一、红军反“围剿”与战略转移 “那次仗打完后,江水都成红色的了,江底到处是战士的尸体,我们老百姓都说,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第13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拓展训练(含解析)(2025-11-17)
第8课 中国同盟会 拓展训练(含解析)(2025-11-17)
第11课 五四运动 拓展训练(含解析)(2025-11-17)
第14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拓展训练(含解析)(2025-11-17)
第10课 帝制复辟与军阀割据 拓展训练(含解析)(2025-11-17)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