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 九年级历史试题 2025.1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5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 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下图为古埃及墓穴壁画,描绘古埃及人生活劳动的场景,由此我们可知古埃及 A.建立种姓制度 B.从事农业生产 C.统治区域变化 D.实行民主政治 2.“它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共有条文282条。”它是 A.《汉漠拉比法典》B.《十二铜表法》C.《罗马民法大全》D.《拿破仑法典》 3.西亚因出土大量泥板文书而发现苏美尔和古巴比伦等文明;古印度文明史因新的考古发 现被上推到公元前3000多年;爱琴文明是通过19世纪以来的考古被发现的。这表明 A.地理环境影响文明发展 B.考古发现创造古代文明 C.考古发现推动历史认知 D,古代区域文明发展失衡 4.古希腊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为所有牺牲者树碑刻上名字,但并不 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是为了 A.强调公民的平等 B.保护公民的隐私 C.保护公民的财产 D.表达生者的敬意 5.亚历山大在击败波斯后娶大流士的女儿为妻,并鼓励马其顿官兵与波斯贵族通婚。据记 载,在一次集体婚礼中有超过一万对欧亚联姻的案例。亚历山大通过联姻政策 A.完全打破民族隔阂 B.推动东西方民族交融 C.彻底消除民族矛盾 D.增强帝国军事实力 6.雅典伯里克利统治时期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可在另一个国家的特定时代却形同虚 设,真正掌握国家统治决策权的是 A.保民官 B.四百人议事会 C.执政官 D.元老院 7.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观察右图:“古代 罗马扩张示意图”,结合所学,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罗马共和国建于公元前27年 B.2世纪初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 C.罗马历经帝国到共和国 D.罗马帝国的扩张推动佛教的传播 8.在中世纪西欧缔结封君封臣的仪式上,“臣服礼”和“受职礼”是最重要的仪式,双方 通过仪式明确彼此的权利与义务,正式结成封君与封臣关系。这说明封君与封臣 A.以土地为纽带 B.具有契约因素 C.无偿赏赐分封D.双方相对平等 九年级历史第1页(共3页) 9,“若干散落居住的家庭组成小群体,处于某个领主保护和控制之下,便形成了中世纪 乡村的基本社会单位。”“基本社会单位”是指 A.督教会 B.元老院 C.城邦 D.西欧庄园 10.12世纪,西欧出现新的气象,其中被誉为欧洲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A.大学 B.教会 C.城市 D.农场 11.529年,法典编纂委员会把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汇编,剔除其中 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 A.《汉谟拉比法典》B.《查士丁尼法典》C.《十二铜表法》D.《法理概要》 12.日本平城京和唐朝长安城的宫城都坐北朝南,有东西两市、棋盘式街道,能够解释这 一现象的是 A,幕府统治的强化 B.明治维新的推动 C.大和政权的建立 D.大化改新的影响 13.薄伽丘的《十日谈》等有受到阿拉伯著作《一千零一夜》的影响:阿拉伯哲学家伊本·阿 拉比关于先知夜间旅行的说法,成为诗人但丁《神曲》的先驱。这表明阿拉伯文化 A.比西方文化更为先进 B.保存了西方古典文化 C.促进近代西欧文学的发展 D.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14.文艺复兴时期的某位画家通过《蒙娜丽莎》这幅作品描绘现世生活,展现人物的内心 世界,突破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寄托他对人的理想典型的创造。他是 A.梵高 B.达·芬奇 C.米开朗琪罗 D.莎士比亚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5题9分,第16题9分,第17题11 分,共29分。 15.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标志。(9分) 材料一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上述地 区出现了孔子、孟子、老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左右人类文明 发展进程的先行者…这些人的理论对当今社会的文化生活仍然具有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