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七课 追求自由平等 第二框 践行平等 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 健全人格: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平等,知道平等的内涵、表现及价值,培养尊重他人、不欺生凌弱的品格。 法治观念:掌握践行平等的做法,增强依法维护平等的自觉性。 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增强平等意识,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落实平等原则。 学习目标 平等的含义及表现 1 平等的价值 (作用、意义) 2 如何践行平等? 3 目录 contents 探究一: 平等的力量—内涵与价值 思考:你如何看待“将禁止就业年龄歧视纳入法律”看法 你认为这体现平等吗 近日,广州一街道招聘环卫工年龄要求为35岁以下的公告,引发了网友热议,以“35岁门槛”为代表的就业年龄歧视现象再度激起讨论。 今年全国两会,“反对就业年龄歧视”也一度成为会场热词,全国人大代表郑功成建议:“要废除35岁的就业门槛,创造一个没有年龄歧视的就业市场。建议修改相关法律,将反就业歧视纳入其中。” 平等的内涵 思考:结合上图谈谈你对平等的认识。 城乡同票同权 同工同酬 平等享有受教育权 城乡平等 ①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 环节一:共谈“平等话题”,明晰平等内涵 生活中这种“差别对待“的做法,有没有违背平等原则? 不违背。因为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等是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所以给予他们“差别对待”是对他们人权的尊重,是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这也是对宪法精神和原则的体现和尊重。 探究二 平等的含义与表现 提示: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 老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生活补贴,保障其受教育权 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 结合P63相关链接,思考:这体现了平等的哪层含义? 02 政治 自由 01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03 监督权 01 受教育的义务 02 劳动的义务 03 依法纳税的义务 04 发发服兵役的义务 我国法律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平等意味着权利义务平等。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笔记】 1.平等的含义、表现 P62-63 ①平等意味着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②平等表现为人格平等。★ ③平等意味着权利义务平等。★ 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小试牛———对号入座 男女同工同酬 公交车上设置爱心专座 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 城乡医保一体化建设 教育均衡发展 残疾人创业享优惠政策 一次选举一人一票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从“三纲五常”到人人平等,从男尊女卑到男女平等,从民族歧视到民族平等,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1954年,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自由平等被写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们很早就有了平等的理想(战国提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把平等变为现实,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今夕女性地位对比 清朝大臣面见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礼 生活观察:谈谈你对男女平等的认识。 新中国成立以来,妇女解放取得了旧中国不可比拟的成就和进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服务的完善,妇女的各项权利得到了很好保障。 今天,妇女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平均预期寿命超过80岁;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中性别差距基本消除;妇女在各类社会保险中平等参保、平等享受待遇,美好生活更有保障。我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