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60827

6.1《老子》四章 课件(共57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4次 大小:618059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2026,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关于做人做事的智慧 选择性必修第二单元 对于儒、佛、道三家,我经常比喻: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有饭吃———没有精神粮食;佛家是百货店,像大都市的百货公司,各式各样的日用品俱备,随时可以去逛逛,有钱就选购一些回来,没有钱则观光一番,无人阻拦,但里面所有,都是人生必需的东西,也是不可缺少的;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去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 ———南怀瑾 《老子他说》 知人论世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老子》,又名《道德经》,和《易经》《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共八十一章,编为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三十七章,下篇德经四十四章。 知人论世 据传,被道教奉为太上老君的老子是彭祖的后裔,在商朝阳甲年,公神化气,老子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 理氏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忽见上游飘下一个黄澄澄的李子。理氏忙用树枝将这个拳头大小的黄李子捞了上来。到了中午,理氏又热又渴,便将这个李子吃了下去。从此,理氏怀了身孕。理氏怀了81年的胎,生下一个男孩。这男孩一生下就白眉白发,白白的大胡子。因此,理氏给他取的名字叫“老子”。老子生下来就会说话,他指着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树,说:“李就是我的姓” 。 作品简介 《道德经》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 思想核心 “道”是世界的本原; “道”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法则。 老子试图建立一个适合于所有事物的理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道)。 老子认为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转化的方法(德)来源于事物的规律(道)。 太极阴阳 老子思想 立身处世:在个人立身处世上,老子强调的是“谦虚”““不争”“柔弱”“知足”等。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柔弱胜刚强”。这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但它忽视矛盾双方的斗争,把转化看成是无条件的循环往复。 政治思想:在政治思想上,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无为”的意思是不妄为,让万事万物都顺着自然之性萌生、发展。采取“无为而治”的办法,让人们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从而达到“相安无事”的自然状态。其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历史观:在历史观上,《老子》是落后的,要求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老子语录 司马迁:“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 胡适:“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 尼采:“老子的思想集大成 — —《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托尔思泰:“我受孔子思想影响很大,受老子思想影响巨大!” 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曾在电视上呼吁:每个德国家庭买一本中国的《道德经》,以帮助解决人们思想上的困惑。 背景介绍 春秋时期,周王室的力量衰微,诸侯国有的蚕食周的土地,有的攻伐别的诸侯国。 据史书记载,春秋242年间,有36名君主被杀,5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