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60888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课件

日期:2025-11-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3次 大小:807972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7课,西晋,短暂,统一,北方,各族
  • cover
(课件网) 七年级上册(统编版2024)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七年级上册(统编版2024)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和人口迁徙,认识这一 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西晋的建立与统一 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 北方各族的内迁 学习目标 1.通过设计大事年表、政权交替示意图等方式,梳理三国到西晋的历史发展脉络,认识西晋统一全国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2.结合教材表述,了解西晋王朝统治下的危机;依据《材料研读》说明西晋时期的社会风气,进一步分析八王之乱爆发的原因,学会依据史料分析西晋王朝短暂而亡的原因。(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3.通过识读《西晋北方各族内迁分布图》,了解东汉以来北方各族不断内迁的史实,认识到这一时期各族人民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加深了了解,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历史。(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壹 是谁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西晋为何短暂统一? 西晋的建立与统一 三国实力比较表 国名 户数 人口 兵力 魏 103万 443万 60万 蜀 28万 94万 10.2万 吴 52.3万 230万 23万 魏国 蜀国 一、西晋的建立与统一 (1)结合表格分析,三国中哪一国有条件完成统一? (2)猜一猜,魏国会首先消灭另外两个国家中的哪一个? (3)根据课文内容完成时序坐标轴。 魏灭蜀 西晋建立 西晋灭吴 统一全国 西晋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266年 司马炎(晋武帝) 洛阳 280年 263年 266年 西晋形势图 (4)西晋的统一有什么意义? 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 相 关 史 事 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专权时,小皇帝曹髦(máo)不甘心做傀儡,对手下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随后他带领侍卫出官,不料消息走漏,司马昭派军队进行拦截,杀死曹髦。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弑君) 司马懿 (老子) 司马师 司马昭 (儿子) 司马炎 (孙子) 贰 西晋建立后统治有何特点?何谓“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 探索一:西晋的政治和社会风气 材料一:西晋建立过程中得到了世家大族的支持。作为回报,朝廷格外照顾他们的利益,允许他们占有大量土地,还给予很高的官位。但是,他们中的许多人没有治理国家的才干,只知道维护自己家族的权势,在生活上以豪华奢侈为荣,追求享乐。 ———P99 统治阶层政治腐败,奢侈腐化,追求享乐 推断一: 材料二:“钱之为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还说钱“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 ———[西晋]鲁褒《钱神论》 唯利是图,金钱至上 社会风气败坏 推断二: (1)背景: 西晋初年,晋武帝认为,曹魏削弱所封诸王的势力,导致孤立而亡,于是大封同姓诸王。后来,晋武帝又陆续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这些出镇的宗室诸王,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 晋初分封同姓诸王 (2)时间: 291年-306年 晋惠帝司马衷时期 (3)性质: 司马家族同姓王之间为争夺中央政权而爆发的混战 (4)地点: 洛阳一带 “移封就镇” 探索二: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 ①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西晋从此衰落。 ②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徒高潮。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魏晋以来积蓄, 扫地无遗。 ———《资治通鉴》 291-306年 探索二:八王之乱 影响: 内忧: 统治腐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