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61932

11《百年孤独(节选)》课件(共39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63107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2026,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新课导入 “我必须承认,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高密东北乡’的过程中,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从根本上颠覆了我们这一代作家。我在1984年第一次读到《百年孤独》,心情就像当年马尔克斯读到卡夫卡的《变形记》一样:原来小说可以这么写!那之后十几年,我一直在和马尔克斯‘搏斗’”。 ———莫言 究竟绚烂终归寂寞,唯有孤独恒常如新。 After all gorgeous lonely, only constant as new loneliness 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 《百年孤独》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学习目标 了解作者生平及“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常识 1 根据课外资料掌握全文内容梗概,了解主要人物形象特点。 2 探究本文的象征意味,探讨造成马孔多百年孤独的原因。 3 PART 01 知人论世 了解作者马尔克斯生平及作品特色,对本文写作背景有一定的认识,理解“魔幻现实主义”的特点。 作者简介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2014),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文学爆炸”的领袖人物,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个天才的、赢得广泛赞誉的小说家,被誉为“二十世纪文学标杆”。 主要作品:1955《枯枝败叶》,1958《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1962《恶时辰》,1966《百年孤独》,1985《霍乱时期的爱情》,2004《苦妓回忆录》 文学常识 魔幻现实主义 这是拉丁美洲特有的文学流派。 它立足于拉美现实,运用荒诞派的手法,将拉美的现实生活与神魔鬼怪等幻觉的东西融为一体。魔幻是手法,反映现实是本质。 它在拉美兴盛,受到现代派文学的影响,又具有独特的印第安文化;其中的传说、神话、巫术、幻觉、怪诞成分为作家所吸收。 文学常识 代表人物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原则 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 特点 ① 弥漫着浓重而强烈的神奇气氛。 ② 具有鲜明的反殖反帝反封建反独裁的进步倾向。 ③ 善于借鉴、吸收和运用外来文化,并且结合本民族的习俗加以提炼、发展和融会贯通。 魔幻现实主义 人生经历 1. 童年与故乡的烙印 (1927-1947) · 出生与成长: 1927年3月6日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省的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他从小由外祖父母抚养长大。 · 故事的源泉: 这段童年经历成为他日后创作的永恒源泉。外祖父尼古拉斯·马尔克斯上校是一位受人尊敬的退役军官,给了他权威和历史的形象;外祖母特兰基丽娜·伊瓜兰则笃信鬼神,满腹民间传说,她讲述故事时那种“面不改色”的神奇口吻,直接催生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叙事风格。他善于把现实主义的场面、情节和完全出于虚构的幻想情景有机融为一体,通过光怪陆离的魔幻世界的折射,表现活生生的社会现实。 · “马孔多”的原型: 阿拉卡塔卡这个炎热、与世隔绝、充满香蕉公司兴衰记忆的小镇,后来成为了他笔下传奇小镇“马孔多”的直接原型。 2. 求学与记者生涯 (1947-1955) · 法律与文学的抉择: 他进入波哥大国立大学学习法律,但对此毫无兴趣。期间他大量阅读文学作品,特别是卡夫卡的《变形记》让他意识到“原来还能这样写小说”,从而坚定了文学道路。 · 记者的锤炼: 辍学后,他成为一名记者,为《观察家报》等报刊撰稿。记者生涯锻炼了他的写实能力,也让他深入了解了哥伦比亚的社会与政治现实,这为他作品中的社会批判性奠定了基础。他曾被派往欧洲,这段经历也开阔了他的视野。 人生经历 3. 创作巅峰与流亡岁月 (1955-1982) · 《百年孤独》的诞生: 1965年,在开车从墨西哥城前往阿卡普尔科度假的路上,他突获灵感,立即调转车头回家,开始了长达18个月的闭关写作。1967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