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62120

10.2《师说》课件(共49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61321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0.2,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韩愈 通过翻译课文,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等; 了解本文的议论结构,学习借鉴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正确认识本文所论述的老师的职能、作用以及择师标准等方面的观点,进一步树立尊师重道的思想,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学习目标 “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如《马说》、《捕蛇者说》、《爱莲说》、《师说》等都属于这一种文体。 解 题 “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 “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中国文化史上第一篇 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不朽之作 文学常识 《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宋代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文起八代之衰:指韩愈的古文,提振八代的萎靡文风。八代,指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 ),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宋八大散文家为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 古代文集命名的分类 1以姓名命名:《李清照集》《孟浩然集》 2以官爵命名:《王右丞集》《杜工部集》 3以谥号命名:《欧阳文忠公集》 4以字、号命名:《李太白文集》 5以出生地命名:《临川先生集》(王安石) 6以居官或居住地命名:《贾长沙集》(贾谊) 7以帝王年号命名:《白氏长庆集》(白居易) 8以书斋命名:《饮冰室合集》(梁启超)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 唐代很有影响的教育家: 先后做过四门博士、国子博士、国子祭酒,直接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凡经他教授、指点过的学生,皆自称韩门弟子。 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反对魏晋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韩愈的作品非常丰富,现存诗文700余篇,其中散文近400篇。 其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门人李汉曾编其遗文为《韩愈集》四十卷,今有《韩昌黎集》传世。 体裁 主要作品 杂文 《进学解》《杂说》《获麟解》《师说》 序文 《送李愿归盘谷序》《送孟东野序》 传记文 《毛颖传》《张中丞传后叙》《柳子厚墓志铭》 诗歌 《答张十一功曹》《左迁蓝关示侄孙湘》《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题驿梁》 文学成就   指唐代中期韩愈、柳宗元和宋朝时欧阳修等人发起的一场以提倡古文、反对骈风为宗旨的文体和语言革新运动,提出“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道合一”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故称作“古文”,反对魏晋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文以明道。 古文运动 写作背景  ———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人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但在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和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落,师道也就愈来愈不被重视,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了唐代。当时仍沿袭着一种封建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