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62177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课件

日期:2025-11-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329776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3课,东汉,兴衰,课件
  • cover
(课件网) 七年级上册(统编版2024)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第13课———东汉的兴衰 七年级上册(统编版2024) 课标要求:了解西汉末到东汉的政治、社会动荡。 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东汉中后期的政局动荡 黄巾起义 学习目标 1.通过时间轴,知道东汉建立等关键节点,明确历史发展脉络。(时空观念) 2.通过分析图文材料,知道光武中兴的基本史实,了解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了解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和豪强大族势力膨胀是导致东汉走向衰亡的重要原因,知道黄巾起义加速东汉灭亡。(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3.通过学习东汉的兴衰史,认识到社会安定是国家富强的基础和前提,增强对现代社会治理的思考。(家国情怀) 壹 东汉是怎样建立的?什么是光武中兴? 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1、新朝建立: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定国号为“新”,西汉灭亡。 关东富人益众,多规良田,役使贫民。 ———《汉书·陈汤传》 [译文]函谷关以东的富人越来越多,他们中的很多人圈占良田,强迫驱使贫民。 西汉末年 西汉后期 社会动荡 朝政腐败 地主兼并土地 农民流离失所 外戚王莽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公元前202年 西汉建立 公元9年 西汉 新 东汉 公元220年 公元23年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2.王莽改制 前202年 刘邦建汉 汉武盛世 王莽篡汉 公元9年 公元元年 文景之治 王莽改制 目的:缓解社会矛盾,巩固统治 特点:托古改制,恢复周礼制度 结果: 材料: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汉书·王莽传》 刘秀于公元 年称帝,定都 ,史称 。刘秀就是 。 25 洛阳 东汉 光武帝 公元9年 公元25年 长安 洛阳 西汉 东汉 西 东 公元23年 新 东汉形势图 刘秀称帝后,全国各地还存在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他又用了10多年的时间削平群雄,完成统一。 刘秀的统一战争图 3.东汉的建立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根据材料和教材,思考光武帝建国之初面临着哪些问题 他采取了哪些巩固统治的措施? 刘秀接手的是一副残破至极的烂摊子———经济萧条,社会动荡。“祸拏未解,兵连不息,刑法弥深,赋敛愈重……父子流亡,夫妇离散,庐落(房舍)丘墟,田畴芜(荒芜)秽(杂草)……匹夫僮妇(儿童妇女),咸(都)怀怨怒。 ——— 《后汉书·冯衍传》 经济衰微,社会矛盾尖锐。全国各地还存在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 (1)目的:巩固对全国的统治;稳定社会局面;恢复和发展经济 4.光武中兴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史料 措施 释奴令:朕命天下私蓄奴婢尽放为良,严禁残害买卖,违令者斩! 垦田令:荒地、山林分予流民耕种,三年免税,速垦速得! 省官令:合并郡县,裁减官吏,刺史严查贪腐,赃吏立惩! 宽刑令: 减酷刑、赦轻囚,罪人归家务农! 睦族令: 许北方各族内迁,官府善加安抚,欺凌者治罪!令出必行,各州县即刻遵办! (2)措施:根据材料,总结光武帝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 ①多次下令释放奴婢,禁止 残害奴婢。 ④减轻刑罚,赦免囚犯 ③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 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⑤允许北方各族内迁 ,缓和民族矛盾。 ②将荒地和山林给予农民耕种, 并减轻田租。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4.光武中兴 时间 全国户籍人口 西汉末 近6000万 东汉初 1000多万 57年(光武帝去世时) 2100多万 105年 5300多万 东汉彩绘陶击鼓说唱俑 光武以后的若干年内,“五谷登衍”,“蚕麦善收”,“吏称其官,民安其业”,出现了“天下安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