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62227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

日期:2025-11-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51次 大小:2203747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6课,三国,鼎立,课件
    (课件网)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 三国鼎立 思考:这三位英雄如何划分了天下? 情境导入 开启盲盒 三国人物猜猜猜 曹操 孙权 诸葛亮 横槊赋诗 羽扇轻摇 拉弓射虎 开 盲 盒 学习目标 新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核心素养目标 ◆1.阅读教材并结合地图,能够运用时间和空间要素简要叙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过程,能够在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的整体进程中分析两场战役对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列表对比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分析两场战役曹操军队一胜一败的原因,归纳影响战争胜败的主要因素,提高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历史解释) ◆3.了解魏蜀吴三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发展的表现,理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实现了局部统一,为以后全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官渡之战 壹 赤壁之战 贰 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 叁 探究新知 官渡之战 壹 官渡之战示意图 ◆ 第一站:官渡之战指挥部(小组任务) 情景:学生分组扮演袁绍/曹操谋士团 任务: 1. 自主学习:曹操的势力是如何壮大的? 2. 决策讨论:如果你是许攸,会建议偷袭乌巢吗? 3. 结果验证:观看视频,在地图中通过动画演示火烧乌巢过程 。 官渡之战 情境任务 1. 自主学习:分析曹操的势力是如何壮大的? 曹操 曹操的势力如何壮大: 政治: 用人: 军事: 经济: 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主动权 招揽各种人才(荀彧、许攸、郭嘉) 收编黄巾军精锐,壮大队伍 实行屯田,军队和流亡民众从事农业生产,解决了流民的生计和军粮问题,为曹操统一北方定了经济基础,也稳定军心,提高军队战斗力。 曹操成为北方强大的政治军事集团首领。 2. 决策讨论:如果你是许攸,会建议偷袭乌巢吗? 作战双方 曹军 袁军 兵力 10万 2万 粮草 够吃1个月 乌巢粮仓充实 曹军与袁军实力对比 如果我是许攸,会建议偷袭乌巢 3. 结果验证:观看视频,在地图中通过动画演示火烧乌巢过程。 官渡之战示意图 乌巢 观看视频———官渡之战 4.官渡之战曹军为何能取胜?这场战役有何特点?产生了什么影响? 曹军取胜原因:: 特点: 影响: 官渡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曹操采用声东击西、避实击虚、打击敌人要害的战术;偷袭袁军后勤供应营地,烧毁军粮,袁军军心涣散。 官渡之战为曹操日后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 “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 ———毛泽东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蒿里行》 反映了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战乱不断导致经济凋敝、人口减少和百姓生活困苦。 赤壁之战 贰 赤壁之战示意图 ◆ 第二站:赤壁之战直播间(角色扮演) 情景:模拟"三国军事访谈"节目 主持人:教师 嘉宾(学生扮演): 刘备:为什么发动赤壁之战? 周瑜:“为何选择火攻?” 诸葛亮:“东风真的是借来的吗?” 任务:用课桌模拟战船,用气球演示"火攻"效果 火烧赤壁 情境任务 《三顾茅庐图》(局部) 1.观看图片,阅读教材,为什么会爆发赤壁之战?制作交战双方实力对比表格。 背景: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准备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刘备率军从樊城退往夏口,派诸葛亮联络孙权共谋抗曹之策,孙权接受周瑜和诸葛亮的建议,决定与刘备联合迎战曹军。 交战双方 曹军 孙刘联军 兵力 20多万 约5万 曹军与孙刘联军实力对比 2.观看视频,思考:孙刘联军为何选择火攻?东风真的是借来的吗? 观看视频———赤壁之战 为何选火攻:针对曹军不习水战、船舰连接在一起的情况,周瑜采纳部下黄盖的建议,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