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62484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某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1-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0次 大小:7930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湖北省,期中,答案,试卷,历史,考试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1.下图是《中国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从图中可获取的信息是(  ) A.古人类过着群居生活 B.古人类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 C.古人类遗址分布广泛 D.古人类遗址主要分布在珠江流域 2.七年级(2)班的同学正在进行项目式学习,将收集的资料整理成下列表格。该资料可佐证(  ) 文物图片 文物介绍 甘谷甘谷出土的鲵鱼纹彩陶瓶 陕西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陶盆 河南三门峡出土的花瓣纹陶钵 所在省份 甘肃省 陕西省 河南省 A.远古人类过着集体生活 B.原始农业的发展 C.中华文明发展多元一体 D.商品经济的出现 3.如表所示为陶寺遗址的部分考古发现。据此可推知,当时(  ) 发现一 城址中部有一个围墙环绕的宫城,以及可能用于宫殿之上的陶质建筑残料。 发现二 城内有两处高等级墓地,往往随葬陶鼓、石磬、玉钺、龙盘等礼器。 发现三 出土了小件青铜器和带有刻画符号的陶壶,发现了很有可能是观测天象、确定节气的观象台。 A.出现早期国家 B.进入青铜时代 C.文明领先世界 D.科技成果丰硕 4.青铜器利簋上有铭文:“武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右史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这段铭文记载的史实是(  ) A.盘庚迁殷 B.涿鹿之战 C.巨鹿之战 D.武王伐纣 5.图片是研究和学习历史的重要素材,小宇同学收集了下列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下图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可知,当时(  ) A.和平和发展成为东周时代主流 B.百家争鸣,学术思想活跃 C.社会动荡,争霸兼并战争不断 D.王室地位下降,诸侯崛起 6.战国时期,当诸侯们摒弃出身背景,以人的才能为原则选任官员时,“布衣卿相”“养士”成为当时独特的风景线。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  ) A.诸侯争霸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B.制度改革带来社会风气变化 C.社会变革引起思想文化活跃 D.百家争鸣提升士人思想素养 7.《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不得写入贵族名册)……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这一措施(  ) A.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B.和贵族的利益一致 C.提高了耕种积极性 D.提高了行政的效率 8.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其中儒家主张以礼治国,为政以德;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墨家主张尚贤,选贤任能;法家主张依法治国。据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主题是(  ) A.思想统一,中央集权 B.思想碰撞,和而不同 C.以法治国,社会稳定 D.和谐共处,和平发展 9.夏商周时期科技文化成就显著,以下三件文物可以共同用来印证(  ) 司母戊鼎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 何尊 A.丰富多彩的古蜀文明 B.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 C.古代中国的饮酒文化 D.英勇悲壮的神话传说 10.某学者曾说: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材料表明该学者(  ) A.认为秦的版图空前绝后 B.感叹秦的制度泽被后世 C.批评秦的专制残酷暴虐 D.强调秦的统一顺应时势 11.公元前207年,秦朝统治者在起义军的包围下,被迫出城投降。强盛一时的秦朝,仅存十几年就灭亡了。导致秦朝灭亡的原因有(  ) ①徭役繁重 ②法律严苛 ③焚书坑儒 ④商鞅变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历史兴趣班手抄报上有如下内容:老子“无为而治”、汉高祖让部分士兵还乡务农、汉文帝和汉景帝提倡勤俭治国。由此可见,这部分内容凸显的主题是(  ) A.儒家思想的创立与运用 B.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强化 C.边疆地区的开发与管理 D.休养生息政策的理论与实践 二、非选择题(第13题8分,第14题9分,第15题9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