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62551

11《百年孤独(节选)》课件(共45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203208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2026,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学 习 目 标 阅读选文,了解作者生平,概括重要情节。 1 根据课外资料掌握全文内容梗概,了解主要人物形象特点。 2 了解“失眠症”象征意味以及“魔幻现实主义”手法。 3 卡夫卡的《变形记》通过主人公格里高尔变为甲虫这一荒诞故事反映了世人唯利是图、对金钱顶礼膜拜、对真情人性不屑一顾,最终被社会挤压变形的现实,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真实的社会生活。 马尔克斯在接受采访时说读完《变形记》:“老天,我从来不知道小说还可以这样写!如果可以这样写,我也能写。”他说:“我猛然明白了,在文学作品中,除了直到那时我在中学课本中学到的正常和学究式的描述以外,还另有天地。” 假如我能有两本书得以流传,《生死疲劳》肯定是其中之一。“我必须承认,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高密东北乡’的过程中,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从根本上颠覆了我们这一代作家。我在1984年第一次读到《百年孤独》,心情就像当年马尔克斯读到卡夫卡的《变形记》一样:原来小说可以这么写!那之后十几年,我一直在和马尔克斯‘搏斗’”。———莫言 《生死疲劳》里的“六道轮回” 43年用43天写出的小说 主人公轮回了七世,从旧中国的地主成了一头驴,一头牛,一头猪,一条狗,一只猴,然后又成为了一个人,这期间他/它经历了新中国的成立,土地改革,农村集体化,自然灾害,大跃进,文革,改革开放等一系列时代的故事,从人和动物的角度观察着世界,观察着社会,观察着人生,观察着众生。 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百年 孤独 文本密码 何谓百年? 为何孤独? “加西亚·马尔克斯以小说作品创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一个浓缩的宇宙,其中喧嚣纷乱却又生动可信的现实,映射了一片大陆及其人民的富足与贫困。” --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加西亚·马尔克斯 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 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 作者简介 探究新知 知人论事 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2014) 哥伦比亚小说家,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18岁进国立波哥大大学攻读法律,加入自由党。 1948年,哥伦比亚发生内战,马尔克斯中途辍学,不久进入报界,任《观察家报》记者,同时从事文学创作。 1954年起,任该报驻欧洲记者和古巴拉丁通讯社记者,从事过文学、新闻和电影工作。 1982年,任法国西班牙语文化交流委员会主席。 主要作品 1955《枯枝败叶》 1958《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1962《恶时辰》 1966《百年孤独》 1985《霍乱时期的爱情》 2004《苦妓回忆录》 探究新知 知人论事 文坛地位: 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主要内容: 作品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百年孤独》 探究新知 知人论事 写作背景 从1830年至19世纪末的70年《百年孤独》写作期间,哥伦比亚爆发过几十次内战,使数十万人丧生,社会政治环境动荡且不稳定。战争主要围绕着保守党与自由党之间权力的斗争而展开。两党之间的执政理念不一致,但均对权力充满着渴求。党派之间争权夺利,国家趋向于分裂,无法统一起来共同应对外部思想及文化的入侵,国家逐渐走向衰落。 哥伦比亚位于南美洲西北部,北临加勒比海,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人民大可安居乐业。但自列强入侵及1830年内部战争爆发以来,人性的扭曲、政客的虚伪、统治者行为的荒诞及残忍逐渐呈现。在黑暗的统治下,社会思想逐渐狭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