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63476

【接力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课时《娃哈哈》教案

日期:2025-11-19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3364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接力,音乐,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音乐学科 教学设计 学科 音乐 年级 二年级 课型 新授 学期 上学期 课题 唱游、表演《娃哈哈》 课时 一课时 课标要求 以唱游为主,聆听和表演为辅,学习歌曲,引领学生们走进天山南北,去感受新疆的地域文化和丰富的人文风情。 教材分析 歌曲《娃哈哈》是一首经典的儿童歌曲, 拍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歌曲精悍短小,旋律带有浓郁的维吾尔族风情,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每个乐句各四小节,最后四小节是第二句的变化重复,通过“娃哈哈”的衬词使歌曲走向结束。歌曲旋律从始至终贯穿的前八后十六这一具有典型的新疆民间歌舞特色的节奏型,加强了歌曲的律动感。 拍的强弱特点和大量的同音反复,以及“娃哈哈”部分的强音记号,突出了歌曲活泼、欢快的歌舞音乐特点。旋律清新活泼,朗朗上口,具有鲜明的新疆音乐特点,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传递着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课以“唱—拍—跳”为核心线索,融合学唱、伴奏、舞蹈等活动,实现音乐知识学习与民族文化体验的有机结合。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具备基础的歌曲演唱和节奏模仿能力,对节奏鲜明、风格独特的民族音乐兴趣浓厚,乐于参与唱跳结合的音乐活动。他们具象思维占主导,能快速捕捉歌曲的欢快情绪,但对“前八后十六”节奏型的精准把握存在难度,对新疆维吾尔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和舞蹈元素认知较为浅显。此外,学生在“唱、拍、跳”协同配合中,容易出现动作与音乐节奏脱节的问题,需要通过趣味化、阶梯式的活动引导逐步提升协调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 熟练学唱《娃哈哈》,精准掌握2/4拍“强弱”规律和“前八后十六”节奏型;能跟随音乐用拍手模仿铃鼓为歌曲伴奏,学会2-3个新疆维吾尔族舞蹈基本动作(如垫步、手腕花),实现唱、拍、跳协同表演。2. 在“学唱—伴奏—舞蹈”的递进活动中,通过听辨、模仿、合作、表演等方式,提升节奏感知力、肢体协调能力和音乐表现力,感受新疆音乐的独特韵味。3. 感受《娃哈哈》欢快活泼的氛围和新疆维吾尔族音乐的魅力,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培养热爱祖国、乐于合作的品质,体验歌舞结合的音乐乐趣。 教学重点 熟练学唱《娃哈哈》,精准把握“前八后十六”节奏型和2/4拍律动,能用拍手模仿铃鼓完成伴奏。 教学难点 实现唱、拍、跳的协同配合,动作与音乐节奏精准契合;准确表现新疆舞蹈的韵味,传递歌曲的欢快情感。 课前准备 钢琴、小贴纸、头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任务一:唱一唱———学唱歌曲,感受维吾尔族音乐韵味活动一:节奏密码1. 教师创设情境:“今天我们要去新疆参加欢乐派对,先来学会新疆歌舞的‘节奏密码’!”播放《娃哈哈》伴奏2.开展“节奏闯关”游戏:教师用拍手打出不同节奏,多次练习“前八后十六”节奏型。 学生听辨并找出“前八后十六”节奏型(×××),用“哒哒哒”念白模仿学生跟随老师进行节奏练习。 重点强化“前八后十六”节奏型的精准度,为学唱歌曲奠定节奏基础。 探究新知 活动二:分句学唱 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学生关注:“歌曲里‘娃哈哈’的衬词是不是特别有新疆味道?”2. 教师分句教唱,先以“lu”哼唱旋律,重点练习“前八后十六”节奏对应的乐句;再加入歌词演唱,强调“娃哈哈”处的强音处理,用欢快的情绪演唱。3. 教师用新疆特色小贴纸奖励表现好的组,激发演唱热情。任务二:拍一拍———跟着音乐边唱边拍桌子模仿拍铃鼓,为歌曲伴奏活动一:模仿铃鼓·掌握伴奏技巧1. 教师讲解:“新疆人喜欢用铃鼓伴奏,我们用拍手来模仿它!”示范动作:强拍时双手合十拍桌(模仿铃鼓重音),弱拍时单手轻拍桌(模仿铃鼓轻响),“前八后十六”节奏型对应“拍 拍拍”动作。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与节奏脱节的问题。活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