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64066

江苏省兴化市2025--2026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11-1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4次 大小:14513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江苏省,考试卷,答案,图片,学期,期中
    七年级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24分) 1-5BDBBC 6-10AABCD 11-15BCABB 16-20DDBAC 21-24ADCC 二、材料分析(本大题共3题,总计26分) 25.(1)禅让制 启(2分) (2)分封制 诸侯(2分) (3)确立县制 政令一统于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或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2分) (4)郡县制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任一)(2分) (5)制度创新有利于巩固统治、推动社会进步等(1分) 26.(1)甲骨文 金文(铭文)(2分) (2)儒家① 道家③ 墨家④ 法家②(写错一个或两个扣1分,写错三个不给分,2分) (3)动荡战乱(诸侯征战或尚武等)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2分) (4)司母戊鼎 多元一体(2分) (5)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多元发展,百花齐放等(意思相近即可)(1分) 27.(1)干栏式房屋 地理环境或自然条件的差异(2分) (2)铁农具与牛耕(1分) (3)李冰 有利于防洪、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2分) (4)秦始皇 皇权至高无上(皇帝总揽一切大权)或皇权世袭(2分) (5)政治、科技、天文历法、医学、文学等方面的成果皆可(1分)2025年秋学期初中学生阶段性评价 七年级历史试卷 注意: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 第一部分选择题(24分)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24分) 1.史料是研究历史的基础。研究原始社会人类生产、生活的情况,最可信的史料来源是 A.神话传说 B.考古发现 C.史籍记录 D.学者论著 2。《韩非子》载:“上古之世,民食果蚌蛤,腥臊恶奥,民多疾病,有圣人作(出现),钻燧(易燃 的木材)取火,以化腥臊。”最早懂得“钻燧取火”的我国远古居民是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3.我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被列为五谷之首。日前己知水稻种植最早出现 于下列哪一地区? A.黄河中游 ·B.长江下游 C.珠江三角洲 D.辽河流域 4.陕西西安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粮食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围栏。据此推断,半坡人 A.使用磨制石器 B.过着定居生活 C.开始铁犁牛耕 D.懂得采集狩猎 5.在良渚遗址和陶寺遗址中均发现了规模空前的城址、气势恢宏的宫殿、大型的贵族墓葬等遗迹。 据此推断,长江下游和黄河中游地区 A.文明长期领先世界 B.最早出现贫富分化 C.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D.历史遗址分布广泛 6.五千年的文明沉淀,铸就了灿烂的华夏文明。被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A.炎帝和黄帝 B.尧 C.舜 D.禹 7.当文明之光照耀中华大地,中国历史开始了辉煌的篇章。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8.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股朝废墟” 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是 A.夏桀暴政 B.盘庚迁都 C.“国人暴动” D.周平王迁都 9.下列关于“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的归纳。最接近历史真相的是 A.推行分封制,地方势力膨胀 B.推行世袭制,皇帝能力低下 C,王朝末期统治残暴或朝政腐败 D.没有处理好与犬戎部族的关系 七年级历史试卷共6页第1页 10.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 次,朝晋20次。这说明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 C.天子依附于诸侯 D.周王室地位衰治 11.某同学利用右边的地图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内容应是 文公 网 A.西周分封 B.诸侯争霸 庄国 C.战国七雄 D.秦灭六国 12.山西省被称为“三晋之地”,这一说法正确的解释是 A.山西曾经建立过三个晋引N B.山西曾经被一个叫“三晋”的国家统治过 C.战国时期,山西境内的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