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音乐学科 接力版(2024)小学一年级上册《雪花》教学设计 学科 音乐 年级 一年级 课型 聆听、表演 学期 上学期 课题 《雪花》 课时 1课时 课标要求 情感与兴趣:用优美、纯净的声音演唱歌曲《雪花》,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纯洁、美好的情感,激发对冰雪运动的热爱和对北京作为“双奥之城”的自豪感。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律动、模唱、中英文对比演唱等方式,学会演唱歌曲片段,并尝试用简单的动作表现雪花的飘落。知识与技能:能用自然、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初步感受三拍子的韵律感;能尝试进行简单的中英文歌词对照演唱。 教材分析 内容与结构:主题突出:紧扣“京腔京韵”单元(体现新时代北京的文化特色),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主题曲《雪花》为核心内容,兼具时代性、艺术性和教育性。要素清晰:教材提供了完整的歌谱(1=G, 3/8拍)、中英文歌词、词曲作者信息,并明确标注了“引板”的速度提示。活动明确:教材设计了三个层次的学习活动:① 观看视频,聆听感受意境;② 对比欣赏《我和你》,理解情感共通性;③ 制作道具,进行表演实践。音乐与文化特点:音乐要素:3/8拍的运用赋予音乐摇曳、流动的特性,形象地模仿了雪花的飘落。旋律优美、音域适中。文化内涵:歌曲超越了体育赛事主题曲的范畴,升华到“天下一家”的人类共同情感,与2008年《我和你》的主题一脉相承。教学价值:审美价值: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优质素材。文化价值:是进行奥林匹克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理解的生动载体。实践价值:“听、唱、赏、创、演”多种学习方式结合,为学生提供了综合性艺术实践的平台。 学情分析 认知基础:一年级学生对“雪花”、“冬奥会”有直观印象和积极情感,学习动机强。但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四海一家”等抽象情感理解需具体化。学习优势: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对歌唱、律动和手工制作有浓厚兴趣。教材中的活动设计符合其年龄特点。潜在难点:稳定掌握3/8拍的韵律感并有感情地演唱,具有一定挑战。将音乐感受转化为有创意的肢体表演,需要教师引导。理解两首奥运歌曲共同蕴含的深刻情感,需要教师搭建认知阶梯。 核心素养目标 审美感知:能感受歌曲《雪花》优美、纯净的情绪,感知其3/8拍摇曳、流动的韵律感,体验音乐所描绘的雪花飘舞的美好意境和“心连心、四海一家”的温暖情感。艺术表现:能用自然、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能跟随音乐用肢体动作表现雪花的飘落;能尝试进行简单的中英文歌词对照演唱。创意实践:能够利用身边材料制作“雪花”道具,并跟随音乐即兴表演“雪花漫天飞舞”的情景,表达对音乐的遐想。文化理解:通过对比聆听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感受奥运歌曲传递的“心连心、四海一家”的人类共同情感,了解北京作为“双奥之城”的意义,萌发民族自豪感和国际理解意识。 教学重点 用优美、纯净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雪花的纯洁之美 教学难点 掌握三拍子的摇曳感,并能用气息支持唱好长音 课前准备 PPT课件、歌曲音频/钢琴、雪花剪纸/图片、北京冬奥会相关视频片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语言:“小朋友们,大家好!还记得2022年在北京举办的、特别精彩的冬季奥运会吗?开幕式上有一首非常优美的歌曲,无数发光的‘雪花’在鸟巢飞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动人的主题曲———《雪花》!” 被冬奥会和雪花意象吸引,进入课堂状态 利用冬奥会的集体记忆和雪花的美好意象创设情境,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探究新知 第一部分:情境导入,重温冬奥1.感受“双奥之城”教师语言:“北京是世界上唯一的‘双奥之城’!这是我们的骄傲!奥运歌曲都充满了力量与希望。”2.初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