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64228

6.2《五石之瓠》课件(共34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5次 大小:587602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2026,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 宋景争第二单元 学习目标 壹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能流畅地翻译全文。 贰 通过对比分析庄惠二人的思维差异,发展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理解“无用之用”的深刻内涵。 叁 感受庄子寓言故事奇诡的想象和诗意的表达,体会其文章的文学魅力。 肆 了解道家思想的核心观念之一,思考其在当代生活中的启示意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初识哲人 ———观大鹏蝴蝶知境界 壹 庄子(约前369一前286),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 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仅担任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他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 庄子其人 哲学上,他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 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讲天道自然无为。 政治上, 主张无为而治。“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作为,是遵循规律而为,所以无所不为。 生存方式上,他崇尚自然,提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并且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自得,是绝对的精神自由,而不是物质享受与虚伪的名誉 庄子的主要思想 庄子其思 庄子其著 《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者所著道家经典。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原有52篇,现存33篇,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其中《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其中《内篇》一般认定是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据传,庄子曾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 庄子其著 《庄子》的文章善于虚构,想象力极为丰富,意境开阔,描绘生动,善于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对后世文学有较大的影响。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其中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 。 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看图猜成语,看庄子的处世智慧 东施效颦 “东施效颦"(东施:越国的丑女。效:模仿。颦:皱眉)最早见于《庄子·天运》,比喻模仿别人,不但模仿不好,反而出丑。有时也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根底差,学别人的长处没有学到家,含贬义。 庄子其典 看图猜成语,看庄子的处世智慧 邯郸学步 “邯郸学步"最早见于《庄子·秋水》,《庄子·秋水》载:战国时有个人到赵国邯郸去,看到那里的人走路的姿势很美,就跟着别人学,结果不但没学会,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了。后来用“邯郸学步”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 庄子其典 看图猜成语,看庄子的处世智慧 井底之蛙 “井底之蛙"最早见于《庄子·秋水》,该成语指:井底的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比喻眼界狭隘、见识短浅的人。 庄子其典 看图猜成语,看庄子的处世智慧 尾生抱柱 “尾生抱柱"典故出自战国·庄周《庄子·盗跖》。这则成语是说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用以比喻坚守信约,至死不渝或固执而不知变通的守信。 庄子其典 看图猜成语,看庄子的处世智慧 目无全牛 《庄子·养生主》记载,一个初杀牛的人,看见的是整个的牛,三年以后,技术熟练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后用以比喻技艺到了纯熟的、得心应手的境界。也比喻未看到整体情况。 庄子其典 庄子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周王朝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