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64362

8.1《荷花淀》课件(共78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5-11-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307441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2026,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提起战争,大家能想到了哪些学过的课文、哪些词语? 痛苦、灾难、枪林弹雨、炮火连天、血流成河、惨不忍睹……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 《百合花》 《大战中的插曲》 导入 战争印象 学习目标 学习通过人物对话、景物烘托、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分析水生嫂等妇女的形象。 贰 领略小说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和人物形象的人情美,体会小说诗化的特点。 叁 学习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奋起抗日的爱国热情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肆 了解作家孙犁及以其为代表的“荷花淀派”的写作风格。 壹 作者简介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孙犁”是于1938年开始使用的笔名。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解放后,在《天津日报》工作,注重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并坚持写作。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并对当代文学产生极大的影响,造成了一个作家群,被当代文坛誉为“荷花淀派”。他被人们称为“短篇小说能手”。 代表作: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小说散文合集《白洋淀纪事》 创作背景 1936年孙犁到了白洋淀附近的安新县同口小学教书。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或是清晨或是黄昏,他经常到白洋淀边散步,慢慢地,他熟悉了这一带的风土人情,熟悉了这里人民的劳动和生活。 1937年,日寇的铁蹄踏进这一地区,他切身体验到了这里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在抗日的旗帜下,男女老少都动员起来,各个村庄的青年农民都自愿地奔赴抗日前线。至于那些青年妇女所表现出的识大体、顾大局,乐观向上、无私奉献的精神,更使他由衷敬佩。基于这种心理,1945年他写成了《荷花淀》这篇著名的小说。 传统小说和诗体小说的比较 角度 传统小说 诗体小说 环境 为情节服务,以情节取胜 人物 典型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情节 情节跌宕起伏,矛盾冲突激荡 主题 反应社会现象,凸显人性,表现社会的美丑 语言 浓郁的地方特色,语言符合人物特征 注重自然风光、民情风俗和生存状态的描写,环境意境化(注重意境烘托) 人物虚化,淡化人物性格,人物类型化、扁平而单纯,不是个性鲜明的英雄,多为普通人,甚至没有名字。 情节淡化,淡化叙事,结构松散,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故事性不强 主题美化,往往隐去或淡化苦难,展现人情美、人性美,表达对美好人性的向往 语言诗化,或质朴,口语化,或整散结合,注重象征、隐喻等手法的运用 描写细化 解题: “荷花淀”就是现在河北省白洋淀的一部分,属于冀中抗日根据地。当地人民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在共产党和八路军的领导下,白洋淀军民利用白洋淀的河湖港汊,同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出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 以“荷花淀”为题,点明了小说故事发生的地点,给人以诗情画意的联想。 投奔 荷花淀 泅   水 凫  水 围剿 蛮横 菱角 吸吮  锭子(dìng) 绽开(zhàn) (líng) (bèn) (jiǎo) (shǔn) (diàn) (fú) (hèng) (qiú) 给红色字体的字注音 感“诗体小说”情节美 任务一 1.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并给全文各部分各拟一个小标题(四个字),指出各属于小说故事情节的哪个阶段? 概述故事情节:水生嫂探知丈夫参军,跟丈夫话别。她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敌船,她们躲进荷花淀,无意中把敌人引进伏击圈,为游击队伏击敌人的胜利创造条件,她们从此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抗日游击战士。 拟写小标题。 开端(1—31) 发展(32—61) 高潮、结局(62—85) 夫妻话别 探夫遇敌 助夫杀敌 编席候夫 夫妻话别 送夫参军 马庄探夫 扑空归来 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