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产儿童团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共产儿童团歌》是湘艺版三年级上册第二课 “英雄少年(一)” 中的曲目,为电影《红孩子》的插曲,是一首具有革命历史意义的歌曲。其旋律简洁明快、坚定有力,节奏规整,富有进行曲的特点,能够很好地展现儿童团员们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歌曲中包含了四二拍子等音乐知识,与教材中该部分的知识点紧密结合,有助于学生在演唱实践中理解和掌握四二拍子的强弱规律。通过学习这首歌,学生不仅能提升音乐演唱技能,还能了解革命历史,感受英雄少年的爱国情怀,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学习基础,对有节奏、有活力的歌曲兴趣较高。他们好奇心强,乐于参与集体活动,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和表现力。但对于革命历史背景了解较少,可能难以深刻体会歌曲中蕴含的革命情感和精神内涵。在音乐知识方面,学生对四二拍子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具体的歌曲演唱和活动来加深理解。此外,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不断发展,适合通过集体演唱、踏步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目标 (一)审美感知 聆听《共产儿童团歌》,感受歌曲坚定有力、朝气蓬勃的情绪,体会其中蕴含的革命热情和英雄气概,提高对音乐情绪的感知能力。 分辨歌曲中四二拍子的节奏特点,理解其强弱规律在歌曲中的体现。 (二)艺术表现 用饱满、有力的声音演唱《共产儿童团歌》,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音准和速度,做到演唱整齐、有气势,能体现出歌曲的风格特点。 跟随歌曲的节奏整齐地踏步,结合演唱表现出儿童团员的精神风貌,增强音乐表现力。 (三)创意实践 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对歌曲进行简单的二声部演唱或轮唱,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结合歌曲内容,设计简单的动作,进行歌表演,展现儿童团员的形象。 (四)文化理解 了解《共产儿童团歌》的创作背景,知道其与革命历史的联系,明白歌曲所反映的英雄少年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 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培养爱国情感和对英雄少年的敬仰之情。 四、教学方法 (一)情境教学法 通过展示革命时期儿童团员的图片、播放相关电影片段等,创设革命历史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儿童团员的生活和精神风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情感。 (二)示范法 教师示范演唱《共产儿童团歌》,展示正确的节奏、音准和情感表达,同时示范踏步动作,让学生模仿学习,掌握演唱和动作的要点。 (三)练习法 组织学生进行多次集体演唱练习,从跟唱到独立演唱,逐步提高演唱水平。针对四二拍子的节奏特点进行练习,通过踏步等方式感受其强弱规律。 (四)小组合作法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二声部演唱、轮唱或歌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共同提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五)讲述法 向学生讲述《共产儿童团歌》的创作背景和相关的革命历史故事,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加深对歌曲内涵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5 分钟) 1. 展示革命时期儿童团员的图片,提问:“图片中的孩子们穿着什么样的衣服?他们看起来有什么样的精神面貌?”2. 简单介绍儿童团员的革命事迹,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共产儿童团歌》。 1. 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2. 倾听教师介绍,对儿童团员产生敬佩之情。 通过图片和讲述,创设革命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了解儿童团员的形象和精神,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聆听歌曲(6 分钟) 1. 播放《共产儿童团歌》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2. 提问:“这首歌的旋律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场景?”3. 再次播放音频,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节奏和速度。 1. 认真聆听歌曲,感受旋律和节奏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