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64609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1-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5次 大小:5769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2025-2026,学年,统编
  • cover
回民区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 八年级历史 注意事项: 1.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试卷和答题纸的规定位置。 2.考生要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3.本试卷满分5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面两张地图共同见证了 第二次鸦片战争示意图 俄国俊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 A.小农经济开始逐步瓦解 B.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C.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 D.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 2.下表整理了不同素材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叙述,据此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内在原因是 素材类型 内 容 人物言论 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 -李大钊 他们一班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 -孙中山 歌谣 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打起包裹回家转,依旧做长工. A.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B.农民阶级自身局限性 C.领导集团管理水平较差 D.缺乏广大农民的支持 3.某同学研究“洋务运动”时,参考下列史料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A.纪录片《船政学堂》中的专家访谈 B.《历史研究》期刊发表的相关文章 C.电视剧《北洋水师》里的剧情片段 D.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的奏折原件 4.绘制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思维导图的主题是 A.追求民主政治 B.外交政策演变 C.思想解放运动 D.近代边霜危机 5.梁启超《变法通议》:“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可见,梁启超认为,要推行维新变法,就要从根本上改革 A.教育制度 B.政治制度 C.文化制度 D.科举制度 6.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废除变法,只保留了京师大学堂。阅读下面关于京师大学堂的资料介绍,可知京师大学堂的设立 ·戊戌变法失败后,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 ·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期间停办; ·1902年复校,设预备科及速成科; ·1903年增设进士馆、译学馆、医学实业馆; ·1905年又设政法、文学、格致、工科四科; ·1910年已设有经学、法政、文学、格致、农、工、商七科 ·1912年,京师大学堂正式更名为北京大学 A.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 B.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C.摆脱了封建制度的束缚 D.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发展 7.下面两幅近代史照片充分暴露出 日军在旅顺屠杀中国平民 八国联军在北京杀害义和团团民 A.清政府的软弱无能 B.地主阶级的反动 C.侵略者的凶恶本性 D.资产阶级的妥协 8.从清帝退位诏书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再到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这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趋势 A.从分裂走向统一 B.从屈辱走向独立 C.从专制走向民主 D.从封闭走向开放 9.1919年5月19日,《每周评论》刊文指出:在5月4日以前,““国民”的愤怒达于极点,不特各地自行动作,并且互相来往。山东人到北京,北京的公民到山东、上海去。共同的目的是外而争回青岛,内而惩罚国贼”。材料表明 A.五四运动扩大 B.革命力量联合 C.阶级矛盾尖锐 D.社会秩序失控 10.“红船星火启征程,百载风云砥砺行。赤帜高扬驱黑暗,金瓯永固护光明。”此诗反映的历史事件 A.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B.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 C.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宣告我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非选择题(第11题10分,第12题10分,第13题10分,共30分) 11.旧中国饱受屈辱,山河破碎。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1840年庚子年,西方列强敲开了古老封闭的清王朝大门,是我国近代屈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