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65029

【2025秋统编新版八上历史情境课堂课件】第16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课件

日期:2025-11-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1214944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课件,九一八事变,16课,课堂,2025,情境
  • cover
(课件网) 2025年秋统编新版八上历史情境课堂课件 第16课 从九一八事变 到西安事变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931年 1935年 1936年 1937年 1940年 1942年 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开始 一二·九运动 西安事变 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开始;平型关大捷 百团大战开始 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 1938年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单元时序概览 1945年 中共七大举行;抗日战争胜利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挑起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开始了。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救亡旗帜,担当起反对民族敌人的历史重任,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促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单元大概念:救亡图存的艰难历程 单元导学 局部抗战 1.东北抗日义勇军 2.东北抗日联军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一二·九运动 全民族抗战 1.国共第二次合作 2.淞沪会战 3.南京大屠杀 在正面战场,中国军队组织多次会战,抵抗日军侵略。在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展开人民游击战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战略上相互配合、协同作战,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经过14年抗战,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单元大概念:反抗外来侵略的艰难历程 单元导学 1.台儿庄战役 2.武汉会战 3.第三次长沙会战 正面战场 (国民党领导) 共产党领导 (敌后战场) 1.平型关大捷 2.敌后根据地的建立 3.百团大战 1.中共七大 2.日本投降 3.胜利原因及意义 全民族坚持抗战 学习目标 2 新课引入 3 新知学习 4 前课回顾 1 课堂小结 5 随堂练习 6 1.博古和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_____失利,红军开始战略转移。 2.1935年,遵义会议增选_____为中央政治局常委,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3.遵义会议后,中央常委进行分工:由_____代替博古负总责,周恩来、毛泽东等负责_____。随后成立了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军事指挥小组,负责长征中的军事指挥。 反“围剿” 毛泽东 前课回顾 张闻天 知识填空 军事 课堂提问 【答案】 红军长征的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遵义会议召开的意义: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分别说明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召开的意义。 1.◎史料实证 通过研读文献档案、历史图片、影像资料等多类型史料,分析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的演变,阐释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抗日战争起点的历史依据,探究局部抗战开始后的具体抵抗行动; 2.◎历史解释 运用历史专业术语,分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复杂背景,以及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对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形成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历史事件的本质与影响; 3.◎家国情怀 通过了解九一八事变后爱国军民的抗争事迹,感悟中华儿女的民族气节与爱国精神;体会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中各方为民族大义所做出的努力,增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习目标 重点 重难点 歌曲中反复出现的“九一八”和“流浪”等词,反映出东北人民在九一八事变后怎样的生存状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