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65788

江苏省苏州市阳光调研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5-11-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1次 大小:25330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江苏省,期中,图片,试卷,语文,考试
  • cover
高二年级期中阳光调研试卷 语文 2025.11 注意事项: 本卷共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请将所有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区域。 写在本卷上无效。 一、阅读(70分) (一)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美国文论家M.H.艾布拉姆斯把文学艺术分为四个要素:作品、艺术家、世界和欣赏者。 第一个要素是作品,即艺术产品本身。由于作品是人为产品,所以第二个共同要素便是生 产者,即艺术家。第三,一般认为作品总得有一个直接或间接地导源于现实事物的主题—总 会涉及、表现、反映某种客观状态或者与此有关的东西。这第三个要素便可以认为是由人物和 行动、思想和感情、物质和时间或者超越感觉的本质所构成,常常用“自然”这个通用词来表 示,我们却不妨换用一个含义更广的中性词一世界。最后一个要素是欣赏者,即听众、观众、 读者。作品为他们而写,或至少会引起他们的关注。 在这个以艺术家、作品、世界、欣赏者构成的框架上,…可以用一个方便实用的模型来安 排这四个坐标。就用三角形吧,把作品摆中间: 艾布拉姆斯认为,在理论史上,重视作品与世界关系的是再现论,重视作品与艺术家关系 的是表现论,重视作品与欣赏者关系的是实用论,把作品看成是自足存在的是客观论。 但是,刘若愚认为,艾布拉姆斯以作品为中心的图示框架不能包括中国传统文论。在中国 传统文论中,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构成了一个动态世界,不能对其中任何一个要素进行孤立 说明,并且也勾画了一个图表: 宇宙 / 读者 作家 入 作品 刘若愚的这个图表,是符合中国传统文论实际情况的。如果再深入一步,就会看到,不仅 作品处于动态世界中,而且,作品内部,构成作品的各个要素也处于动态之中。 (摘编自傅道彬、于茀《文学是什么》) 材料二: 加:事实上,我一直尽力使自己不跟别人雷同。我不但没有去模仿我所喜爱的作家,反而 尽力回避他们的影响。 门:不过,评论家们总在你的作品里看到福克纳的影子。 高二语文第1页(共8页) 加:是啊,他们硬说我是受了福克纳的影响,有段时间,竟把我自己也说服了。对此,我倒 并不反感,因为福克纳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不过,我认为,评论家们所说的影响 我有点儿不明白。就拿福克纳的影响来说,地理上的相似比文学上的相似更为明显。我是在 创作了最初几部小说并到美国南方去旅行之后才发现这一点的。那儿的城镇也是酷热难当、 尘土飞扬,我在那次旅行中所看到的人也是心灰意冷,跟我在我的短篇小说里描绘的十分相 像。也许这种相似并非偶然,因为我童年时代生活的那个小镇阿拉卡塔卡很大部分是由一家 美国公司一美国联合果品公司建设的。 门:人们也许会说,相似之处远不止这些呢。在沙多里斯上校和你的奥雷里亚诺·布恩迪 亚上校之间、马孔多和约克纳帕塔法县之间有着某种血缘关系,在你们的作品里,都出现了一 些意志坚强的妇女,也许,某些形容词还带上了工厂的印记…如果你否认福克纳对你起了决 定性的影响,那么,你岂不是等于六亲不认了吗? 加:也许吧。所以我说我的问题不在于模仿福克纳,而是摧毁福克纳。 门: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对长篇小说感兴趣的? 加:稍晚一些。那是在大学一年级读法律的时候,我读到了《变形记》。我至今还记得开 头第一句是这样写的:“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 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我想,“我外祖母不也这么讲故事吗?”我对你说过,她是想象力极其 丰富但又迷信的妇女。她每天晚上讲的鬼故事把我吓得够呛。 门: 、2 加:我的外祖父母是加利西亚人的后裔,他们讲的许多超自然的事情都源自加利西亚。不 过我认为这些加利西亚人对于超自然事物的特殊爱好也有来自非洲的传统。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