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学年上期期中检测七年级 历史试题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 求。 1.考古学家在元谋人、蓝田人和郧县人的发掘地点发现了制作粗糙的打制石器。这表明他们() A.思维能力高度发达 B.已经开始了农耕生活 C.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 D.能够使用火并保存火种 2.在对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掘过程中,考古工作人员在猿人洞第4堆积层发现了火塘、原地烧结土、烧 石,特别是烧骨等遗物、遗迹,且它们密集出现。这反映了北京人() A.过着群居生活B.使用磨制石器C.掌握农耕技术D.己懂得使用火 3.下图为山顶洞人遗址发现的装饰品,由兽骨和贝壳穿孔制成,此发现可以说明山顶洞人() A.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B.外貌与现代人接近 C.已经有了爱美意识 D.开始了农耕生活 4.考古学家在河南仰韶村发现了史前彩陶片,依据考古惯例,该文化被命名为仰韶文化,泛指距今约7000 年至5000年前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彩陶文化。其显著特征包括:彩陶、半地穴式房屋、磨制石器等。据 此,下列遗址中属于仰韶文化的一种类型的是() A.河姆渡遗址 B.半坡遗址C.大汶口遗址D.良渚遗址 5.从考古发掘来看,距今5000多年前的红山人墓地多为积石冢,是规划的墓地,处于中心的大墓随葬品 是精美的玉器,向边缘依次为少量的玉器、猪狗、陶器,个别的没有随葬品。这些随葬品的分布反映了 () 红山文化玉龙 A.阶级分化的出现 B.宗教信仰的多元化 C.敬畏祖先观念的产生 D.生产力水平的低下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 6.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A.炎帝和黄帝 B.尧和舜 C.舜和禹 D.周文王和周武王 7,传说继黄帝之后,德才兼备的尧、舜、禹先后成为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这种部落首领的更替 方式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县制 D.禅让制 8.据《史记·夏本纪》记载,“(禹)劳神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消除了水患。这体现 了禹() A.建立王朝的首创精神 B.推举贤德的高尚品质 C.团结协作的优良作风 D.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9.距今5000年左右,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辽河流域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这 些文化各具特色,又相互交融借鉴,其遗址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发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由此可 知,中国早期文明() A.落后于世界其他地区 B.呈现多元一体的特征 C.体现分封制度的衰落 D.彰显思想文化的繁荣 10.对下表信息认识正确的是() 夏桀 商纣 不修德行,用武力伤害百姓,引起民众反抗 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施用酷刑 A.夏桀作为夏王朝的创立者,备受民众尊重爱戴 B.商朝酒肉数量多,经济高度繁荣 C.商纣王穷奢极欲,导致商朝最终被奴隶推翻 D.夏、商暴君的残暴统治是导致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11.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授予宗亲和功臣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该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刺史制度 D.行省制度 12.根据规定,诸侯国国君每五年就要朝见周天子一次。据鲁史《春秋》记载,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国国 君朝见周天子只有三次,朝见晋国国君多达二十次。这反映了春秋时期() A.中央集权加强 B.周王室衰微 C.社会和平稳定D.儒学居主导地位 13.山戎(春秋时期少数民族)特有的“戎菽”(大豆),因为齐桓公征伐山戎而“布于天下”。这表明诸侯争 霸战争() A.加速了山戎的灭亡 B.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 C.巩固了国家的大一统 D.客观上促进了全国各地经济的交流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