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一2026学年度上学期阶段质量调研 A.炎帝和黄帝都是部落联盟的首领 B.炎帝和黄帝有许多发明创造 七年级历史 C.炎、黄部落联合发展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主体一一华夏族 D.炎帝和黄帝共同打败了蚩尤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8.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禅让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1.元谋人以其独特性被评为“云南十大名片”之首,元谋人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元 A.禅让制最早出现在夏朝 B.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的一种制度 谋人() C.禅让制确保了国家的和平过渡 D.禅让制在春秋战国时期仍然存在 A会直立行走和使用打制石器 B.生活在中国云南地区 9.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以下哪一表述准确对应夏朝建立年代() C.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 D.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A.史前时期 B.旧石器时代C.约公元前21世纪D.距今约2070年 2.通过北京人遭址中发现的五层面积较大、堆积较厚的灰烬,以及烧石和烧骨等,可以 10.殷墟考古发掘出大量刻有文字的甲骨,还有玉石料、陶范、瓷器、王墓和贵族墓葬等 推测当时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还掌握了保存火种的技术。这表明() 丰富的文化遗物,这些考古发现() A北京人遗址内涵丰富 A.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历史B.确立了商朝的信史地位 B.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C.对研究我国封建社会历史有宝贵价值D.体现出高超的青铜工艺 C.北京人进入农耕时代 11.《三字经》有云:”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 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这段话反映的主题是() 3.下表所列考古遭存内容可用于研究我国远古时期( A.早期文明起源 B.战争此起彼伏 迪址名称 时间 遗存 C.夏商周的更替 D.西周的分封制 12.“夏朝历时四百七十年,夏桀本是亡国君。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 北京门头沟东胡林遗址 距今11000一9000年 炭化人工栽培粟和黍 灭在前771。”上述历史歌谣主要反映了() A.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C.传说时代的历史 浙江浦江桥头遗址 距今11000一8500年 炭化的稻米、稻壳 B.社会等级制度的确立 D.暴政导致亡国的规律 福建平谭壳丘头遗址群 距今7500一3000年 陶片上稻、粟、豆类等印痕 13.春秋时期,周襄王经常向诸侯“告饥”、“求车”、“求金”。这说明当时() A早期人类起源 B.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 A.周襄王受到诸侯尊重 B.分封制尚未建立 C.冶炼技术水平 D.原始部落联盟间关系 C.天子和诸侯身份平等 D.周王室地位下降 4.考古学家在河南渑池的仰韶村发现了史前彩陶片,依据考古惯例,该文化被命名为仰 14.商周时期,农具普遍使用木制或骨制的未耜: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普遍推广,基本 韶文化,泛指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前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彩陶文化。其显著特 可适应开垦、耕翻、平整、除草松土、收割等主要生产环节的要求。这描述的是() 征包括:彩陶、半地穴式房屋、磨制石器等。据此,下列遗址中属于仰韶文化类型的 A.原始农耕的产生 B.生产工具的改进 是() C.土地制度的变迁 D.铁器的广泛使用 A半坡 B.河姆波 C.大汶口 D.良渚 15.据农业部研究统计,春秋战国时期耕地面积为2.3亿亩,此后随着农区面积的拓展, 5.考古工作者在良谐遗址发现古城和外围水利系统,据估算,其工程总量超过1000万立 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春秋战国时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的原因是() 方米。这可用于印证良诸古城() A.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B.分封制的瓦解 A.初步产生物品交 B.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C.战争的频繁 D.兴修水利 C.广泛使用背铜工具 D.开始推广牛耕技术 16.下列哪一幅图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6.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神树、纵目青铜面具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文物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