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一2026学年第一学期初一期中练习 历史 (满分100分时长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云南元谋人遗址中出土了多件有明显加工痕迹的石英岩刮削器,以及炭屑、烧骨等遗迹。这 些发现最有力地证明元谋人被称为“人”的核心依据是 A.能够直立行走 B.学会缝制衣服 C.拥有现代人相貌 D.能够制造工具 2.下表所列考古遗存,主要用于研究我国远古时期 遗址名称 时间 遗存 北京门头沟东胡林遗址 距今11000一9000年 炭化人工栽培粟和黍 浙江浦江桥头遗址 距今11000一8500年 炭化的稻米、稻壳 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 距今7500一3000年 陶片上稻、栗、豆类等印痕 A.早期人类起源 B.原始农业兴起 C.制陶技术发展 D.治炼技术水平 3.河南省巩义市双槐树遗址(距今约5300年).出土的牙雕蚕(见下图),其形态特征与《史记》 中“嫘祖始教民育蚕”的记载以及《尔雅·释虫》对蚕的形态描述相吻合。这反映出 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出土的牙雕蚕 A.文献史料和实物史料可相互印证 ,·.B.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更具有史料价值 C.文献记载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 D.考古发现是检验文献记载的唯一标准 4.下面的出土文物从器物造型和图案设计上可以印证我国原始居民 河姆渡遗址猪纹陶钵 仰韶遗址鱼鸟纹彩陶壶 马家窑遗址舞蹈纹彩陶 A.进入农耕文明时期 B.具有朴素审美观念 C.开始饲养家禽家畜 D,阶级分化较为明显 第1页,共7页 5.下面是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都城遗址考古发掘的实物(复原物),据修证,该遗址距今已有4000 多年的历史。这些考古实物(复原物)能够佐证当时该地区 1号宫殿墓址 复原后的观象台 象征军权的玉钺 朱书符号陶壶 A.手工业水平已经较为发达 B.出现了明显的阶级分化 C.代表农耕文明的最高水平 D.具备了早期国家的形态 6.“教民植五谷,造字启民智”,他们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们是 A.炎帝、黄帝 B.黄帝、尧帝 C.舜帝、炎帝 ·D. 舜帝、禹帝 7.读地图获信息。从右图中我们可以获取的有效信息是 牧野之战 风(餐】 A.夏朝建立 B.商汤灭夏 C.盘庚迁殷 D.武王伐纣 8.人们常称现在的北京地区为“燕蓟之地”,山东地区为“齐鲁大地”,与这一现象密切相关的 周朝政治制度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 D.郡县制 9.《三字经》有云:“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这段话反映的主题是 A.早期文明的发展 B.奴隶制王朝的更替 C.华夏认同观念的扩展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10.春秋时期,晋国为了消除边患,与周边戎狄订立友好盟约,发展贸易;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学 习北方游牧民族,胡服骑射。以上材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礼崩乐坏 B.社会变革 C.社会转型 D.民族交融 11.公元前475年,我国历史进入战国时期。这个时间表述正确的是 A.公元前4世纪70年代 B,公元前5世纪70年代 C.公元前4世纪50年代 D,公元前5世纪50年代 12.《商君书·赏刑》载,秦国“富贵之门必出于兵”,以至于秦国人听到战争“相贺也,起居 饮食所歌谣者,战也”。以上现象的出现源于桊国当时 A.严明法度 B.废除特权 C.确立县制 D,奖励军功 第2页,共7页 CS出卷网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