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川区第一中学校2025—2026学年上期半期考试 历史试题 (闭卷 满分50分 )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 1. 对中国人而言,19世纪是一个危机的世纪,一个艰难的世纪,一个抗争的世纪.在这个世纪中,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转折事件是( ) A. 虎门销烟 B. 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五四运动 2. “这把火腾空燃烧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 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与这则材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 如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的示意图,图中的①②处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应该是( ) A. ①金田起义、②天京事变 B. ①定都天京、②天京陷落 C. ①永安建制、②定都天京 D. ①永安建制、②天京事变 4. 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创办了第一个大型的近现代军工企业———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创办了第一个中国的民族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创办了第一个关于煤矿的中国企业———开平矿务局,创办了近代第一家电讯企业———天津电报总局。据此可知,洋务运动( ) A. 促进了近代中国城市化 B. 实现了“自强”的目标 C. 推动了早期现代化发展 D. 抵御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5. 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人悲愤是因为清政府签订了(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6. 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使中国的领土主权得到了尊重 B. 甲午战后列强开始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 甲午战后列强获得贸易的特权 D. 列强侵华主要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 7. 维新派创办报刊不过几年工夫,全国风气大开,社会上出现了“上至朝廷,下至士人”,“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的热烈局面。这说明维新变法( ) A. 推动报刊事业革新 B. 促进民族工业发展 C. 具有思想启蒙作用 D. 带来科学技术进步 8. 1902年伦敦《泰晤士报》报道说,慈禧太后在接见驻华公使和公使夫人时“抽泣哽噎说进攻使馆区是极大的错误,她后悔莫及。”早在1901年初,慈禧就曾借光绪之名下诏,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因此,时人激愤地指斥清廷已成为了“洋人的朝廷”。下列能说明清廷已成为“洋人朝廷”的主要依据是( ) A. 开放沿海通商口岸 B. 纵容列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 允许列强开设工厂 D. 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9. 通过梳理历史线索可以明确学习主题。对下图反映的学习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外国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C. 西方列强瓜分狂潮与中国人民反抗 D. 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10.制作学习卡片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表是小明制作的一张学习卡片上的内容。据此判断,“他”是( ) 1894年11月,他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兴中会1905年8月,他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1905年8月,他提出三民主义 A. 孙中山 B. 康有为 C. 黄兴 D. 陈独秀 11. 杜维运的《史学方法论》中记录:“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下列属于研究武昌起义的原始史料是( ) A. 革命党人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