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70388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2025--2026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4次 大小:5197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福建省,11月,答案,试题,历史,期中
  • cover
三元区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九年级历史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 友情提示:1.本试卷共8页。 2.考生将姓名,考号及所有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3.答题要求见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一、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1. 据图1可知 A. 大河流域孕育了早期文明 B. 早期文明只出现在亚洲大陆 C. 早期文明都依靠航海贸易发展 D. 地理环境是决定文明唯一因素 2. 古代印度某一制度规定“……皆须在本种姓内婚配,富人与穷人不得通婚;父系与母系亲属不得婚配;妇女一旦出嫁,终身不得改嫁”。这一制度是 A. 分封制度 B. 种姓制度 C. 采邑制度 D. 郡县制度 3. 图2为小历同学制作的某古代文明特点的读书卡,最合适作为横线部分内容的选项是 特点1:地理环境呈现环海、多山、多岛屿,平原面积小 特点2: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特点3:_____ 图2 A. 民族众多 大河文明 B. 军事发达 中央集权 C. 小国寡民 农业文明 D. 小国寡民 海洋文明 4.《十二铜表法》规定:“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据此可知,《十二铜表法》 A. 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了公民法的阶段 B. 条文内容明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C.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 D. 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5. 公元前8世纪,莎草纸经腓尼基城邦巴比罗斯(Byblos)传入希腊罗马,希罗多德以“Byblos”命名莎草纸,英文“book”亦源于此。这体现出古希腊罗马文明 A. 注重吸收创新 B. 强调全盘模仿 C. 趋向封闭保守 D. 重视中西合璧 “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和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对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材料意在说明,古代帝国的征服与扩张一定程度上 A. 促进了文明交流互鉴 B. 建立了全球整体联系 C. 提高了帝国生产水平 D. 传播了阿拉伯数字 7. 据图3判断,该图是 A. 亚历山大东征示意图 B. 古代罗马的扩张示意图 C. 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示意图 D. 阿拉伯帝国示意图 8 某书记载:在领主自营地上,农奴终日劳作,不得停歇。他们最畏惧的是管家及其助手———一旦被认为怠工,便可能遭到呵斥甚至鞭挞。该记载反映了中世纪欧洲庄园 A.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B. 以劳役地租为主要剥削形式 C. 农奴拥有人身自由 D. 司法体系维护农奴人身权益 9. 图4所示为中世纪西欧部分城市分布及主要商路。根据图示信息,这些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 商品经济发达 B. 文化教育兴盛 C. 地处交通要道 D. 实行城市自治 10.《日本书纪》记载,608年日本遣隋使在国书中写道:“东天皇敬白西皇帝。”这一表述反映出日本 A. 脱离中国政治影响 B. 谋求对等外交地位 C. 借鉴中国创设皇号 D. 被册封为藩属之国 11. “中世纪城市的兴起是对古代希腊罗马时期城市的继承,同时也是近代城市建设的奠基石……加速了欧洲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乃至现代化进程的过渡。”这表明中世纪西欧城市 A. 因商业繁荣而兴起 B. 推动欧洲社会转型 C. 有鲜明的自治特点 D. 摆脱了教会的控制 12. 马克思指出:“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由此可知 A. 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方式 B. 农业生产以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为主 C. 土地所有者是农业工人的实际剥削者 D. 租地农场主与农业工人是封建依附关系 13. “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品,投放市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