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70408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质量监测卷(含答案)

日期:2025-11-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1次 大小:4515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江苏省,期中,答案,监测,质量,历史
    初 三 历 史 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 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满分为50分。 第Ⅰ卷 客观题(共2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1.观察以下古代亚非文明分布图,其中序号所标区域与其文明成就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万神庙 B.◇———《汉谟拉比法典》 ③ 2.公元前5世纪,雅典使斯巴达和其他所有的希腊城邦黯然失色,这是伯里克利时期雅典的黄金时代。这里的“黄金时代”是指 A.雅典成为希腊最大的城邦 B.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C.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湖”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3.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依赖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的定期泛滥发展灌溉农业,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和强大的王权;雅典凭借其地中海港口的优势及丰富海洋资源发展海上贸易,孕育了相对开放的社会结构。这表明 A.早期文明全部依赖河流资源 B.海洋贸易必然导致民主政治 C.区域战争加速文明交流互鉴 D.地理环境深刻影响文明发展 4:右图展示了发现于非洲埃及的罗塞塔石碑,是研究古埃及文字与历史的重要文物,自上而下刻有同一段诏书的三种语言版本,包括古埃及象形文字和古希腊文字等,诏书的逻辑完全延续了亚历山大开创的“本土化统治策略”。由此可知,亚历山大东征客观上 A.促进了东西文化交流 B.掠夺了东方的财富 C.打通了亚欧商贸通道 D.拓展了帝国的版图 5. 历史主题的归类和概括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能力,右图为某同学在学习世界古代史时的课堂笔记。其中空白处填入的主题应是 A. 两河流域文明成果 B. 古印度文明 C. 希腊罗马古典文明 D. 拜占庭文明 6. “这一制度通过层层分封,从上到下形成了所谓责任的‘链条’。整个国家等级结构就像一个金字塔,国王在顶端,最底端的是骑士等小贵族,层层附庸,依次互为主从隶属 ”这一制度”是 A. 印度种姓制度 B. 中央集权制度 C. 西欧的封君封臣制 D. 古代日本武士制度 7. “这里,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逐渐瓦解了封建庄园经济;这里,洋溢着自由的空气;这里,成为世俗文化的摇篮;这里,点亮了冲破中世纪黑暗的曙光。”材料中的“这里”是指中世纪的 A. 西欧城市 B. 拜占庭帝国 C. 欧洲庄园 D. 阿拉伯帝国 8. 美国学者查尔斯·舍曼指出:“就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的法典编纂来说,现代立法机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查士丁尼斑女的罗马法机关的翻版,前者只不过是适应时代的需要,披上了现代语言的外衣而已。”这表明罗马来: A. 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B. 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C. 是近代西方法律的渊源 D. 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9. “7世纪至9世纪末约两个半世纪里,对中国文化的追求和模仿,将日本推入一个经济和文化高度繁荣的时期。”这一“追求和模仿”使日本 A. 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B.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天皇权力 C. 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 形成幕府与天皇并存的局面 10. “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这说明阿拉伯文化 A. 源远流长 B. 兼容并蓄 C. 承上启下 D. 独树一帜 11. 构建知识结构图;能很好地从整体驾驭和把握所学知识。下面是一幅未完成的知识结构图,“ ”处应该是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农业 租地农场 手工业 手工工场 A. 西欧城市的兴起 B: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 西欧庄园的出现 D: 生产组织资本主义化 12. 下面为欧洲某航海家探险过程大事记(部分)。据此可知,这位航海家是 第一年:8月10日,他率领船队从塞维利亚港出发; 11月29日,到达巴西海岸。 第二年:3月31日,船队驶入圣胡利安港准备过冬; 8月底,船队驶出圣胡利安港,寻找通往“南海”的海峡; 11月28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