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71584

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11-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9次 大小:20706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四川省,语文,答案,图片,试题,考试
    内江六中2025一2026年(上)高2027届期中考试卷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材料一: 主题性创作,是指围绕蕴含重要人文思想价值、体现民族精神、影响历史走向的重大事件展开的艺术创 作。它是用艺术的方式对历史和现实进行审美叙事,用审美的眼光对历史和现实再发现,以启示未来。习总书记指出:“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 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主题性创作也不例外。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戏剧冲突的要求,也是对现实课题的回答。只有回应时代关切的作品才能引 起受众的关切,电视剧《苍天在上》和电影《战狼2》《流浪地球》等曾受到观众热捧,这不是偶然。因为 这些作品的戏剧冲突,回应了现实中的课题,是用艺术思考完成的答卷。历史题材创作虽然不直涉现实, 但真正优秀的作品都充满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回应着时代的关切。当代精神观照下的历史,是与时代息 息相通的活的历史。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纪念,是现实对历史的回应,也是历史在现实的延 展。主题性创作,聚焦一个主题、一种题材或一个历史节点,这只是出发点,回应时代、昭示未来,作品 才能赢得当代观众的青睐。 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主题性创作回答了现实课题,解决了现实问题,才能真正融入社会和人生。感 应时代的能力钝化,作品则难以担当“回答现实课题”的职能。 真正的艺术创作,都是一次新的发现。这是主题性创作的重要经验。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 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能否产生大作品,是对我们时代艺术创造能力的考验。 从本质上看,脱贫攻坚主题性创作属于农村题材。农业合作化运动曾孕育一批作品,堪称新中国农村 题材创作的一次高峰。从《三里湾》《山乡巨变》《汾水长流》到《创业史》,不同于传统的乡土文学,这些 作品展现的完全是新的生活气象、新的人生理想、新一代的农民形象,是当代文学史的重要收获之一。此 后的农村题材创作,自觉不自觉地从生活厚土中汲取养分,比如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 主题性创作是一条有本有源有效的艺术路径。如果不是怀着狭隘的艺术观念,就不难发现,中国古典 小说四大名著走的也是类似的路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都是对重大历史事件与重要历史人物 的艺术化叙事。《红楼梦》虽然采取了虚构的艺术手段,但仍然是对一个大家族的历史事变的艺术写照。这 些作品有主体事件支撑,有对事件的主题提炼,通过棚棚如生的人物形象,立象以尽意。这些经典传之久 远,对我们今天的主题性创作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表现历史和现实事件的重大性,应当呈现这些事件发生的必然性,体现的精神向度以及对未来的作用。 这需要创作者心怀大历史观,只有在大历史观中才能把握其内在逻辑,才能触摸到恩格斯所说的“意识到 的历史内容”。这方面,电视剧《长征》等完成得不错,既表达出历史自身的矛盾运动之动能,又传达了中 华民族从深重灾难中突围的坚定意志,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的历史使命和道义。 大历史观是一种眼界,也是一种眼力。有没有大历史观,直接影响作品的格局和气象。创作者心怀大 历史观,作品才能呈现更多激情与生气。 (摘编自张德祥《主题性创作一推出更多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经典作品》) 内江六中高27届高二上期中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内江六中2025—2026年(上)高2027届期中考试卷 语文试题答案 D 2.B 3.D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因此只有主题性创作才能反映现实、观照现实”说法错误,根据原文可知,“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