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472380
安徽省滁州市九校联考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11-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3次
大小:42165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张
安徽省
,
考试
,
答案
,
图片
,
试题
,
语文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语 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 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上册。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的思想学术文化中心就是设在齐国故都临淄的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的兴衰发展历程大致可描述为:初创于田齐国君齐桓公时,繁荣于齐威王时。齐 宣王时期,扩大学宫规模,建筑高门大屋,封官加禄,吸引各派学者,鼓励百家争鸣,人数多至数 千人,达到发展的鼎盛期。齐闵王时国破君亡,学宫遭废。齐襄王复国而稷下“中兴”。直到末 代国君齐王建时,存而渐衰。公元前221年,秦国灭齐,学宫消亡。其存在时间基本与田齐政权 相始终,前后历经六代国君,凡一百五十余年。 稷下学宫是诸子百家争鸣的唯一学术中心。战国诸子百家的形成,固然与各国延揽人才、 大兴养士之风有直接的关系,但如果没有一个百家汇聚的文化中心,“争鸣”的局面也是难以形 成的。然而,在战国那样一个大国割据、战争频仍的时代,遍考养士之所,却少有百家学派汇聚 之地。当时以养士最为著名者当属“四君子”:楚有春申君,齐有孟尝君,赵有平原君,魏有信陵 君。他们那里都曾宾客云集,名闻天下,但并没有形成学术文化中心。考其原因约有以下几点: 一是人数虽多,但层次低下。“四君子”养士,都在“三千”以上,但往往“不分贵贱,客无所择”。 寄食者众,有才者寡。二是服务私门,学派难入。其养士多为救急解困,主要在务实和功利层 面,各派学者真正投奔者甚少。三是因人而养,聚散无常。人在则聚,人去则散。学术成就最高 者当属战国末期的吕不韦,他养士三千余人,并“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而成了《吕氏春秋》。 但随吕氏之亡,其士也如昙花一现,作鸟兽散。战国私门养士,风气虽炽,灿如云霞,但都未形成 稳定的学术文化中心。 考察战国学术,能够成为诸子百家争鸣中心,且存在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成果最丰、影响最 深远的,唯有稷下学宫。其原因在于它有三大特,点: 其一,机构开放。稷下学宫在管理上采取机构开放、来去自由的政策。一是待遇优厚。齐 国统治者在稷下建设“高门大屋,尊崇之”,足见校舍之富丽堂皇;齐宣王一次封七十六名稷下先 生为上大夫,足见其地位之高。二是来去自由。游学是其主要形式:学生可以自由来稷下寻师 【高二期中考试·语文第1页(共8页)】 26-L-216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2025-11-16)
6《芣苢》《插秧歌》任务式联读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025-11-16)
北京市汇文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2025-11-16)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2025-11-16)
《长征胜利万岁》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2025-11-16)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