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025年秋统编新版七上历史情境课堂课件含视频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主题情境·历史小讲堂 核心情境 情境线 任务线 知识线 历史小讲堂 第1篇:巧削诸侯强干弱枝 总结汉武帝在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知识内容:推恩令、迁徙豪强 第2篇:善理财政经济管控 归纳汉武帝在经济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的 措施 知识内容:兴修水利;耧车;五铢钱;盐铁官营;均输平准 第3篇:尊崇儒术稳固人心 总结汉武帝在思想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的 措施 知识内容:董仲舒;兴办太学;将儒家学说立为正统 第4篇:赫赫武功威服四野 归纳汉武帝治理边疆的措施 知识内容:漠北战役;卫青、霍去病;设四郡管理河西走廊 学习目标 2 情境串新知 3 课堂小结 4 随堂练习 5 前课回顾 1 1.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国家统治权而展开争战,史称“_____”。 2.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_____,刘邦就是_____。 3.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主张清静无为,采取_____政策;鼓励农业生产,实施_____政策;对匈奴采取_____政策。 前课回顾 汉高祖 长安 轻徭薄赋 楚汉之争 文景之治 休养生息 4.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人民生活安定。这一时期历史上称为“_____”。 和亲 知识填空 5.简述“文景之治”形成的原因和启示。 【答案】 原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与民休息;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启示: (1)统治者只有秉持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采取有利于民生的措施,才能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2)统治者要适时调整政策,以适应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堂提问 1.◎历史解释 通过了解诸侯王和地方豪强的实力危及西汉王朝的统治,“推恩令”、迁徙豪强等措施的史实,分析汉武帝在政治上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认识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2.◎史料实证 通过材料,认识汉武帝推行的措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管控,国家财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3.◎史料实证 结合史料说明董仲舒提出尊崇儒术的原因,归纳汉武帝尊崇儒术的具体举措;认识到儒学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适应了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影响深远; 4.◎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结合地图叙述汉武帝时期北击匈奴的史事,感悟卫青、霍去病英勇无畏的精神,认识到汉武帝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做出贡献。 学习目标 重点 重点 重难点 重点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七年级(1班)同学们通过搜集、整理资料,通过历史小讲堂,分篇章讲述汉武帝的谋略事迹。让我们一起了解这位杰出帝王的丰功伟业。 【第1篇:巧削诸侯强干弱枝】 【第2篇:善理财政经济管控】 【第3篇:尊崇儒术稳固人心】 【第4篇:赫赫武功威服四野】 情境串新知 第1篇:巧削诸侯强干弱枝 材料一:西汉初年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 (1)诸侯王封地广大,连城数十,势力强大 材料二: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2)地方豪强兼并土地,欺压百姓 通过以下收集到的资料并结合教材,分析汉武帝面临哪些挑战? 汉高祖刘邦 郡国并行制 众建诸侯少其力 削藩令 为巩固统治 贾谊 平定七王之乱 汉文帝 汉景帝 收回诸侯王的部分权力,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针对这些问题,前人做了哪些努力? 汉武帝即位初期诸侯王和地方豪强这两股势力威胁王朝的统治,为此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推恩”建议,迁徙豪强至茂陵。具体是如何实施呢?我们一起往下看吧…… 历史小讲堂 如今诸侯势力强盛,封地广大,快要不受控制了,该怎么办才好? 主父偃 汉武帝 臣有一计,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