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74379

七年级上册历史观点论述题答题模板11类

日期:2025-11-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4次 大小:420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七年级,上册,历史,观点,论述,答题
  • cover
七年级上册历史观点论述题答题模板11类 常用观点模板 1.文明、文化交流类: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丝绸之路促进中 外文明交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泽被世界。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得到发展。 2.国家统一类: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国家统一是社会发展前提与重要保障。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3.国家治理、民心、民生类: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 助。清明适宜的统治政策是社会发展与兴盛的保证。制度建设在国家治理中发挥了重 要作用。合理的政策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统治者的励精图治造就盛世局面。 4.改革变法类:变法/改革是实现国家富强的重要途径。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 动力。变革推动社会进步。改革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适合国情的改革有利于应对社 会危机。 5.制度创新类:制度创新促进了社会进步(历史发展)。制度创新是维护国家统一的重 要手段。 6.生产力类: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农村社会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 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的改进促进农业的发展。 7.民族交流、交融类:中国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民族在不断的交流和碰 撞中形成多元统一体格局。交融统一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永恒主题。 8.思想解放类:思想解放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思想 在时代的变迁中不断发展。先进思想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百家争鸣开创了中国历 史上第一次思想文化繁荣局面。 9.杰出人物、人民群众类:杰出人物是历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 发展的主力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广大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 用,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创造力的民族。 10.大国工程类:古代杰出的建筑工程是古代人民智意和创造力的结晶。古代杰出的 建筑工程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大国工程彰显中国力量。 11.科技创新类: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推动和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1.文明、文化类 示例一 观点: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论述:①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余姚,古城规模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实证长江流 域在距今约五千年已经出现早期国家。贵族墓地里随葬有大量精美的玉器,和城外随 葬品稀少的普通墓对比,说明当时社会的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财富向少数人聚集, 私有制出现。 ②陶寺古城遗址位于山西襄汾,城内有围墙环绕的宫城,内有大量高等级建筑基址。 表明当时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城内有多处大型墓葬,出土大量的随葬 品,很多小型墓没有任何随葬,表明阶级分化严重。 结论:综上所述,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等考古发现,表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 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我们要从中华文明的源头汲取文化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 示例二 观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论述:①商朝时期的甲骨文成为维系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 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成熟文字,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中国文字的形成 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我国的文字就是从甲骨文不断演化而来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 使用。 ②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非常活跃,各种学说蓬勃兴起,相互影响,取长补短,最 终形成“百家争鸣 ”的局面,成为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对后世产生 了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结论:综上所述,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沉淀着中华 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示例三 观点:丰富而优秀的传统文化泽被后人。 论述:①商周时期的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