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74382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基础知识清单

日期:2025-11-21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14次 大小:9724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2024,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
  • cover
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基础知识清单 第一章 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地球在宇宙中 1、我们所看到的星星,大多数都是恒星,太阳就是一颗恒星 2、太阳吸引着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围绕它运行,组成太阳系 3、太阳系有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其中火木之间 有小行星带 4、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两者组成地月系;地球与太阳以及其他行星、卫星、小行星、 彗星等共同组成了太阳系 5、地月系是太阳系的一部分,太阳系是银河系中的一个星系,类似银河系的更多星 系统称为河外星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即为可观测宇宙 6、地球是迄今人类唯一的家园,因为 (1)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 (2)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有安全的宇宙环境) (3)体积和质量适中(可吸附并形成大气) 二、人类的太空探索 1、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2、我国太空探索的成就 (1)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 (2)2003年,“神舟五号 ”飞船圆满完成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3)2007年,我国成功发射首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 ” (4)2016年,我国在贵州平塘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中国天眼 ” (5)2021年,我国“祝融号 ”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 (6)2022年,我国“天宫 ”空间站全面建成 3、补充:本页活动中提供其他版本教材给出的“载人航天方面的成就 ”: 我国载人航天关键节点 (1)2003年10月神舟五号,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2008年9月神舟七号,航天员首次实现出仓活动 (3)2021年4月天和核心舱成功入轨,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 (4)11月空间站T字形基本结构组装完成,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完成 4、人类太空探索的意义 (1)有助于推动科技进步,促进新资源的开发 (2)帮助了解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认识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 (3)通过太空探索,人类能更好地保护地球家园 (4)太空探索体现了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第二节 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2、地球的形状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2、表示方法: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 脉、河湖、国家、城市等地理事物的分布、形状和名称等。 3、地球仪基本要素:地轴、两极、赤道、纬线、经线。 (1)地轴:是人们假想的地球自转轴,实际并不存在。 (2)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其中,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北极, 它是地球上的最北点。与北极对应的点叫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3)赤道: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到北极点和南极点距离等长。 (4)纬线:在地球仪表面,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5)经线: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三、经线和经度 1、经线 形状 长度 相互关系 指示方向 经线 半圆 长度相等 相交于极点 南北 2、经度 度数分界线 度数划分 经度 本初子午线(0 °经线) 0 °经线向东、西各分180 ° ;分别为东经(E)和西 经(W);0 °经线和180 °经线没有东西经之分 3、东、西半球划分 (1)人们习惯以20 °W和160 °E两条经线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国际上规定20 °W以东、160 °E以西为东半球;20 °W以西、160 °E以东为西半 球。 (3)划分的原因:20 °W与160 °E组成的经线圈穿过的大陆少,以此划分的东西半球 图能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