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74463

第13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

日期:2025-11-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407785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3课,国共,合作,北伐,战争,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孙中山与李大钊 1922年夏,李大钊到上海会见孙中山,讨论中国革命问题。孙中山热情邀请他加入国民党,李大钊表示自己已是共产党员。孙中山说,你尽管一面做共产党员,一面加入本党帮助我。 于是,李大钊成为第一个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 孙中山为什么邀请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如何实现国共合作? 李大钊和孙中山会谈(雕塑) 第13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第13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一·国民革命兴起 ———国共合作的实现 孙中山多次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失败后,深深感到必须改组国民党。 1、国共双方的困境与认识 中国共产党积极联合孙中山的国民党, 建立工人阶级与其他革命阶级的联合战线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仅仅依靠工人阶级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仍然处于军阀割据、四分五裂的状态……大小军阀在他们的统治区内巧立名目,增收捐税,滥发纸币,致使经济萧条,生灵涂炭。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1921-1949)》 1914年 孙中山成立 中华革命党 1917年 孙中山开展 第一次护法运动 1919年 中华革命党改组为 中国国民党 1915年 护国战争 1913年 二次革命 1923年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1922年 香港海员罢工 全国大小罢工100余次 1920年 孙中山开展 第二次护法运动 2、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阅读教材78页正文与79页相关史事,梳理中共三大与国民党一大的基础知识。 中共三大 时间 ( )年 内容 决定同( )合作,建立( ),共产党员以( )加入国民党, 把国民党改造为( )、( )、( )和( )的( )。 国民党一大 时间 ( )年 中共代表 ( )、( )、( )和( )等共产党员参加 内容 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 ), 实际上确立了( )、( )、( )三大政策。 意义 标志着( )的正式建立,( )由此开始。 2、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阅读教材78页正文与79页相关史事,梳理中共三大与国民党一大的基础知识。 中共三大 时间 1923年 内容 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造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国民党一大 时间 1924年 中共代表 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和瞿秋白等共产党员参加 内容 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意义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国民革命由此开始。 旧 三民主义 新 三民主义 民 族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民 权 创立民国 民 生 平均地权 突出反对 帝国主义的内容 强调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①确定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为两大原则; ②提出“耕者有其田”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3、黄埔军校 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又称“黄埔军校”。 孙中山 军校总理 廖仲恺 党代表 蒋介石 军校校长 周恩来 政治部主任 黄埔军校旧址大门 体现了黄埔军校为革命培养人才,挽救民族危亡的理念。 也体现了孙中山等老一辈革命者对年轻后辈的殷切希望。 孙中山为勉励学员发奋图强、立志报国,亲笔题写的对联: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 3、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 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出身于黄埔的中国共产党人,后来有的成为中国共产党著名的政治家、理论家、外交家,但更多的成为将帅之星。在共和国10大元帅里,有5人曾是黄埔军校的教官和学生;在10位大将里,有3位毕业于黄埔军校;而曾经在黄埔军校学习过的上将有8人、中将有9人、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