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中段调研试卷 七年级历史 (部编版) ·1~10课·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卷前请将装订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1-20 21 22 23 24 25 总分 等级 分数 选择题(共20小题, 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 母代号填在每小题后的括号内。 1.河北省阳原县官厅村小长梁遗址出土的4000余件石制品中,考古工作者发现其原料以各 色燧石为主,主要采用锤击法打制。石器加工工艺较为简单粗糙,刃部普遍不够规整,器 型以砍砸器为主。据此推断,该遗址先民可能是() A.夏朝人 B.河姆渡人 C.齐国人 D.山顶洞人 2.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据下面出土文物信息可知,它们可用于研究( ·山西太原光社出土 ●浙江余姚出土 ·用于垦荒、翻地,是 ·猪头比野猪明显变短, 种直插式整地工具。 体现了家猪驯化的过程。 A.贫富差距的扩大 B.原始农业的兴起 ①精土厘,出土有空许近理代 、瓦片 山文化情 C.手工业技艺提高 D.奴隶社会的开始 3.根据考古地层学理论,地层越靠上,历史时期越晚。 右图为河南安阳某遗址地层图。据此推断,地层③ ①生土显:不出文化边植 中可能出土( A.鱼纹彩陶 B.青铜酒樽 注:龙山文化是大汶口文化的后 C.铁制农具 D.秦代瓦当 继者,距今约4400-3800年。 4.在它300万平方米的核心区内,莫角山高台宫殿区居中统御,周围分布的多处人工土台为 墓葬或祭祀设施,暗合“以中为尊”观念。城北和西北方拥有迄今已知同时期世界上规模 最大的水利系统,其复杂的水坝工程和防洪设计,证明了当时已具备惊人的社会组织能力 与先进的工程技术。材料描述的应是.(。.) A.北京人遗址 B.西坡遗址 C.良渚古城遗址 D.陶寺古城遗址 5.下表为中国黄河流域早期器物纹饰的发展历程,这一变化反映出( 时间 特点 仰韶文化 纹饰生动形象、灵动活泼,直接来源于真实事物 马家窑文化 纹饰大量采用几何图案,设计感强,简约大方 商朝 纹饰精致繁复,威严神秘、古朴庄重,造型庞杂,神秘庄重,高度几何化 七年级历史第1页(共6页) .农业种植技术逐步提高 B.文化发展的传承与演变 C、人文思想的萌发与应用 D.社会阶级的分化与冲突 6.西方神话中一切良普美好的事物都是上帝赐予的恩惠,而中国古代神话则强调人白身的 努力,如盘古开天、女如补天、大禹治水等。这反映中华民族( A.人神平等的理念 B.宗教信仰的单一 C.商品经济的发达 D.自强不息的精神 7,古代朝代更替,江山改名换姓,是常有的事,下列历史事件中,导致王朝更替的是( A.牧野之战 B.国人暴动 C.弭兵大会 D.马陵之战 8.周公的长子伯禽受封于鲁,用来控制东方一带的夷族。另外一个儿子受封于将,用来控 制南方的淮夷和群舒。还有一个儿子受封于邢,用来统治原来商代王畿的北方地区。这 说明分封制() A.强调周武王的权威 B.激化了民族间矛盾 C.利于巩固周朝统治 D.废除贵族世袭特权 9.春秋时期,人们会以“牛”“耕”作为名或字,例如,孔子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大力 士姓牛,名子耕。贵族开始禁止用牛祭祀宗庙;战国时期,秦国规定“盗牛者加(枷刑)”。 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祭祀礼仪调整 B.社会治安堪忧 C.注重保护动物 D.生产方式变革 10.西周初明确规定诸侯不得私自交换土地。春秋时期,郑国向鲁国提出要用自己国内的 “祊田”(原为周王封给郑国作为祭祀泰山的土地)来交换鲁国的“许田”(今河南许 昌)。后经郑鲁两国协商,本着就近原则将两块封地交换。材料说明当时( A.贸易交换迅速发展B.旧有体制的瓦解 ·C.变法成为时代潮流D.诸侯间争霸不断 11.唐代诗人周昙在咏史诗中写道:“秦袭邯郸岁月深,何人沾赠郭开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