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75944

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7次 大小:13342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福建省,期中,答案,试题,历史,考试
    诏安县2025-2026上期中七年级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等我国境内古人类的命名依据是发现的( ) A.时间 B.地点 C.人物 D.化石 2.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图一出土于不同时期的文物,从器物造型和图案设计上共同印证了我国原始居民( ) 图一 A.开始饲养家禽家畜 B.具有朴素的审美观念 C.商品贸易较为活跃 D.贫富分化逐渐的加剧 3.图二是一套出土于河南裴李岗文化遗址中新石器时代的生产工具,其用途从耕地到收割再到脱壳,可以印证( ) 图二 A.社会出现了贫富分化 B.黄河流域的水利灌溉系统相对发达 C.手工业技术水平高超 D.原始农业生产呈现出较完整的流程 4.梁启超在《太古及三代载记》中说:“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从这里可以看出,华夏民族形成的特点是( ) A.部落之间结成联盟繁衍而形成 B.众多民族在割据、战乱过程中逐渐形成 C.部落之间不断攻伐合并中形成 D.众多民族在交往、交流过程中逐渐融合而成 5.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 ) A.陶器的制作和使用 B.知道人工取火,会缝制衣服 C.农作物的人工栽培 D.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6.被后人尊奉为“人文初祖”的是( ) A.黄帝和炎帝 B.黄帝和蚩尤 C.炎帝和蚩尤 D.嫘祖 7.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8.我国历史上以“家天下”代替“公天下”的第一人是( ) A.禹 B.启 C.桀 D.盘庚 9.作为殷墟博物馆的解说员,小史最熟悉且解说最多的是( ) A.远古人类的传说 B.史前文明的出现 C.夏朝文明的发展 D.商代文明的成就 10.商王在处理一些重大事务时,占卜是必要的核心程序,除了占卜,他还会征求大臣、民众的意见。由此可以看出商朝( ) A.多神崇拜非常盛行 B.民主政治成为时代潮流 C.决策机制的多元性 D.君主权力受到很大限制 11.西周末年,相传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不顾众臣反对,数次点燃烽火,使各路诸侯长途跋涉,匆忙赶去救驾。结果,各诸侯被戏而回,懊恼不已。周幽王能数次戏弄诸侯的原因( ) A.诸侯要向周王进献贡赋 B.诸侯需要加强地方控制 C.诸侯需要服从周王调兵 D.诸侯需要扩大统治范围 12.2020年底,在洛阳一座春秋时期戎人王级大墓考古中,发现既存在与西北地区戎人丧葬习俗相同的马、牛、羊头蹄殉牲,又有与中原文化一致的随葬铜礼器、车舆规制等。这一考古发现反映了当时( ) A.民族迁徙中的交流与交融 B.中原文化已被戎人广泛接受 C.戎族文化彻底改变了中原习俗 D.戎人的丧葬习俗已彻底改变 13.妇好是商王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 ) A.龟甲或兽骨上 B.竹简或木牍上 C.丝帛或麻布上 D.宣纸上 14.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这一时间用世纪表述为( ) A.公元前8世纪70年代 B.公元前8世纪80年代 C.公元前7世纪70年代 D.公元前7世纪80年代 15.“春秋时期,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材料反映的是诸侯争霸的( ) A.原因 B.过程 C.结果 D.影响 16.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尊王攘夷”的实质是 A.极力尊崇周王室的正统地位 B.以此证明争霸战争的正义性 C.借周王名义发展自己的势力 D.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 17.春秋时期,贵族开始禁止用牛祭祀宗庙;战国时期,秦国规定“盗生者加(枷刑)”。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 A.祖先崇拜的消失 B.私有土地的出现 C.生产方式的变革 D.兼并战争的影响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