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距今约170万年。它位于( ) A.云南省 B.陕西省 C.山东省 D.北京市 2.大汶口文化的部分墓葬出土了象牙梳、象牙雕筒等精美物品,有的却一无所有。同期的良渚古城遗址也是如此。这说明当时( ) A.爱美意识形成 B.氏族成员之间地位平等 C.原始农业发展 D.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 3.牛河梁遗址属于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距今约5800—5000年。下面两幅图片有助于我们了解(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奴隶社会的瓦解 C.封建国家的形成 D.中医理论的完善 4.观察下图,①和②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 A.世袭制、桀 B.禅让制、启 C.世袭制、纣 D.禅让制、汤 5.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朝曾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徙到( ) A.亳 B.殷 C.邢 D.奄 6.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缺乏经济、军事实力,权威明显削弱。这反映出春秋时期的主要特征是( ) A.经济发展 B.思想繁荣 C.周王室衰微 D.民族交融 7.战国时期的战争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下列著名战役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有( ) ①牧野之战 ②马陵之战 ③长平之战 ④涿鹿之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以下示意图表现的是中国古代某一思想家的主张,这位思想家是( ) A.庄子 B.墨子 C.韩非 D.孔子 9.古人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其中适合种植有芒的谷物的时间叫作“芒种”。据此可知,节气的划分源于( ) A.官方政策推广 B.水利工程完善 C.实践经验总结 D.娱乐需求强烈 10.秦朝创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负责掌管监察事务的是( ) A.丞相 B.太尉 C.卿大夫 D.御史大夫 11.根据小秦同学提供的“秦长城示意图”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秦长城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②沟通了湘江和漓江 ③目的是防御匈奴的南下 ④在原有北方诸侯国长城的基础上修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想要更好地理解秦朝历史,下列途径中最可信的是( ) A.研究出土文物兵马俑 B.观看电视剧《大秦帝国》 C.听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 D.阅读历史书籍《秦朝史话》 二、材料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图B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农业生产工具 材料二 图C 半地穴式房屋复原想象图 考古资料证实,战国中期,铁制农具的使用已经很普遍,当时的铁制农具有铁臿、铁铲、铁镰、铁锄等。铁制农具的出现及逐步推广普及,提高了生产效率,为精耕细作农业创造条件,对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起到了推动作用。———摘编自王家范等编著《大学中国史》 (1)材料一图A石器属于 (类型)石器,主要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图B农业生产工具是 (名称)。 (2)指出居住在材料二图C房屋中的原始居民及其使用的石器类型。依据材料二文字,概括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情况,并指出使用铁制农具的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影响我国古代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三、综合题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文字在各国自行发展变化。在秦灭六国之后,这种歧异不仅严重影响着各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也有碍于国家政令的推行。秦始皇命李斯等主持统一文字的工作……规范化字体推行于全国。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二卷) 材料二 刻有文字的牛骨 今日都江堰 老子 司母戊鼎 《诗经》 《屈子行吟图》 (1)依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为“规范化字体”而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措施的作用。 (2)材料二中的都江堰是谁主持修建的?它的建成,使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