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学情评价 七年级历史 部编版 总分 核分人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 考 号 缺考考生由监考员用黑色墨水 条形码粘贴区 考生禁填 笔填写准考证号并填涂右边的 缺考标记。 选择题涂卡区 填涂注意事项:1.请使用考试专用的2B铅笔进行填涂。 2.修改时,请先用橡皮擦干净,再重新填涂,不得使用修正带或涂改液。 3.填涂的正确方法: 错误方法:工三 1A][B][C][D] 5A][B][C][D] 9[A]B][C]D] 2[A][B][C][D] 6[A][B][C][D] 10[A]B][C][D] 3[A][B][C]D] 7 [A][B][C][D] 11[A]B][C][D] 4[A][B][C]D] 8[A][B][C][D] 12[A]B][C][D]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 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遗址是古人无声的语言,是与我们跨越时空的对话。考古学家发掘的距今约170万年前 的某一古人类遗址,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该遗址最有可能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蓝田人遗址 D.郧县人遗址 2.文物承载着灿烂的中华文明。从一些考古发掘的文物中,我们可以看出早期人 类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右图是某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骨耜,这可以用于佐证… ……… A.半坡居民的生活 B.原始农业的发展 C.半坡人学会用火 D.青铜器工艺高超 七年级历史期中评价部编版第1页(共6页) 3.“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团队提出了判断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一生产发展,人口 增加,出现城市: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不断加剧,出现阶级;权力不断强化,出现王权和国 家。下列符合此标准的遗址是…( A.山顶洞人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半坡遗址 D.陶寺古城遗址 4.【跨学科·语文】“伏羲画八卦”“神农尝百草”“黄帝制衣冠”等远古传说,对于我们认识 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意义在于 A.可直接作为中华文明起源于5000年前的考古证据 B.折射出早期先民改造自然、探索文明的集体追求 C.完整记录了中华文明从起源到成熟的全过程 D.证明远古时期已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态 5.制作时间轴是培养历史学科时空观念的重要途径之一。如图所示为中国古代时间轴(部 分),其中②表示的朝代是 ① ② ③ ④ 约公元前2070年 约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5年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6.小历同学在一次成语故事会中讲述了以下历史故事。这次故事会的主题应为 …( 薪 马 识 胆 齐桓公与老马识途 晋文公与退避三舍 越王勾践与卧薪尝胆 A.氏族社会 B.刀耕火种 C.诸侯争霸 D.农民起义 7.战国后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它由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等 部分组成,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这表 明都江堰 A.让成都平原从此再无洪水 B.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C.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利工程 D.主要用于军事运输 8.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如下图所示)。这些信 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d ●政治:商鞅变法 ●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 七年级历史期中评价部编版第2页(共6页)河北省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学情评价 七年级历史 (部编版)参考答案 3 4 5 6 7 96 9 10 11 12 B D B B C B D C D 6.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时期的霸主,越王勾践则是春秋末期通过复国争 霸的诸侯,三者均为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典型代表,C项正确:氏族社会属于原始社会,与诸侯无关,排 除A项: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耕作方式,与题干故事无关,排除B项;农民起义是农民反抗统治阶级的 斗争,题干中人物均为诸侯,并非农民,排除D项。故选C。 10.A【解析】秦统一六国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结束了长期的分裂混乱局面,实现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