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77958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繁华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11-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1次 大小:32286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山东省,次月,答案,图片,试题,语文
    2025级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题 2025.11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材料一:劳动是人类特有的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 础。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实践。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崇尚劳 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 只有崇尚劳动,懂得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创造社会,人们才渴望劳动。无论时代如何变化, 都要崇尚劳动之风、推崇劳动之美。劳动不分贵贱,劳动者都值得被尊重。无论从事体力还是 脑力劳动、简单还是复杂劳动、生产性还是服务性劳动,只要能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就 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通过思想宣传、教育引导、实践养成等,让崇尚劳动成为全社会 的价值共识,营造尊重劳动和劳动者的文化氛围,才能“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 只有热爱劳动,懂得劳动创造美好、劳动创造幸福,人们才喜欢劳动、愿意劳动。正是基 于对劳动的热爱,劳动者才能实现由“要我劳动”到“我要劳动”的转变。如今,热爱劳动的 种子已在全体中国人民心中播撒。《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大中小 学劳动教有指导钢要(试行)》,对劳动教育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评等提出了具体要求,让青少 年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坚守热爱劳动的思想观念。培养热爱劳动的社会风尚,需要加强对劳动者 的帮扶和支持,让热爱劳动辛勤劳动的人获得更多的回报,从而提升劳动者幸福感。如果对劳 动不能形成由内而外的热爱,劳动就会异化为外在的束缚和枷锁,人在劳动中就感觉不到幸福。 唯有保持劳动的热情和奋斗的激情,才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创造新的时 代辉煌、铸就新的历史伟业。 只有辛勤劳动,懂得人间万事出艰辛,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人们才愿意努力刻苦、付出牺 牲。“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无论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是一个艰苦奋斗 的过程:体力劳动要付出辛劳和汗水,脑力劳动也要付出心血和智慧。只有勤于奋斗、乐于奉 献,撸起袖子加油千,不断铯炼本领、淬炼能力,才能开创辉煌事业,彰显精彩人生。 只有诚实劳动,懂得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兢兢业业是合格劳动者的本色、底色和根本准 则,人们才能“实干”。劳动的光荣源自减实的付出。我们要从劳动中汲取道德营养,锻造劳动 品德。既大力宣传诚实劳动先进事迹和杰出人物,增强與论正面引导,又对不劳而获、偷奸耍 滑、投机取巧的不诚实劳动进行惩处,形成对不诚实劳动的威慑,净化诚实劳动的环境。唯有 如此,才能厚植诚实劳动的土壤,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劳动的良好风尚。 (摘编自邓泽球、陈美丽《弘扬劳动精神的意蕴》) 材料二: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大力开展劳动教育,一方面 要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创造幸福的理性认知和实践自觉。另一方面, 要创造机会和条件、创新内容和形式,通过丰富多样的劳动实践,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 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念。 ①。劳动习惯的养成、劳动技能的培养,是一个持续积累的过程。在青少年不同年龄 阶段,劳动教育的内容、任务要依照规律各有侧重。特别是要根据不同学段、不同类型学生特 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劳动教育。要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 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深刻把握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内在关系和互 1语文月考二答案 一、【答案】1.A 【解析】B.“因为林道静和自己同姓,所以对她比较信任”错误。根据“我一定向你学习,斗争 到最后一口气”等语句,应该是林道静不向敌人屈服的革命者精神赢得了郑瑾的信任。 C.“是中央派来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