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80098

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11-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6次 大小:22491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河南省,历史,答案,图片,试题,期中
    2025年秋期文化素质调研 七年级历史作业 注意事项: 1.本作业共6页,两个大题,满分50分,时间60分钟 2.作业上不要答题,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非选择题请用0.5 毫米黑色水笔或签字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作业上的答案无效。 3.作答前请将答题卡上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学生编号填涂完整 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下图是古人类遗址分布图。通过观察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主要古人典遗处 ·国界 金牛火人遗址 北京 北京人遗址 领洞人遗址 石村人通址 蓝田人品过 和县人通o京人通址 长阳人通过 东海 ⊙元谋人遗址 马坝人址 。 左镇人遗城 注,固中所有夏靠为今内8人 南,海 A.古人类已经学会了制作工具 B.古人类当时手工业发达 C.古人类主要分布在大河流域 D.古人类已建立早期国家 2.考古学家发现,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非常丰富。黄河流域多见彩陶,长江流域流 行黑陶,而且同一区域内的不同村落,陶器的花纹和形状也各不相同。这主要体现了新石器 时代文化的 A.传承性 B.融合性 C.统一性 D.多样性 3.良渚古城呈向心式三重结构布局,最中心的是莫角山宫殿区,是整个古城的核心区: 宫殿区外面是内城和外城,与后世都城“宫城、皇城、郭城”的三重结构体系十分类似。这反 映了 A.社会等级出现B.城市生活便利 C.人口定向集中 D.私有制度盛行 4.《史记》一书提出“祖黄帝说”,认为黄帝是华夏始祖…也是夏朝人、商朝人、周朝 人、秦朝人的祖先。材料体现的观念是 A.华夷有别 B.民族认同 C.种族差异 D.国家统一 七年级历史 1页(供6页) 5.夏、商、西周是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进一步形成与发展时期,也是奴隶社会的形成、 发展与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特征是 A.经济发展迅速 B.中华传统文化奠基时期 C.以分封巩固疆域 D.奴隶制王朝的更替 6.周公的长子受封于鲁,控制东方一带的夷族:另外一个儿子受封于蒋, 控制南方的 淮夷和群舒:还有一个儿子受封于邢,统治原来商代王畿的北方地区。这说明分封制 A.有利于文化的认同 B.形成了严格的等级 C.巩固了周朝的统治 D.促进社会阶层分化 7.春秋之初,楚国是中原诸侯国里的南方“蛮夷…之后,受到江汉诸姬姓小国的影 响,楚国文化潜移默化地成为华夏文化的一部分…当楚称霸后,它又将中原“礼”文化反向 传播给周围其吞并的少数民族小国。材料说明,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A.确立华夏文化主导地位 B.恢复了礼乐制的传统 C.促进了民族间文化交流 D.推动了金属货币应用 8.春秋时期,贵族开始禁止用牛祭祀宗庙:战国时期,秦国规定“盗牛者加(劓刑)”。这 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生产方式的变革 B.祖先崇拜的消失 C.兼并战争的影响 D.私有土地的出现 9.战国时期的战争相当惨烈残酷,如长平之战,白起坑杀赵军降卒40余万。孟子对这 种战争痛心疾首,指斥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可见,战争 A.加速了国家统 B.促进了民族交融 C.扩大了统治范围 D.给人民带来灾难 10.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有人评价这次变法:“以前贵族是战士, 现在是战士为贵族。”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A.加强刑罚 B.奖励生产 C.确立县制 D.奖励军功 11.“蜀郡郡守李冰开凿了分水岭,避免岷江带来灾害:河渠水不仅可以用来行船,多 余的水还能用来灌溉农田,百姓因此受益匪浅。”这体现的古代人民的智慧是 A.精耕细作 B.不违农时 C.因地制宜 D.无为而治 12.如下图历史人物,他写了许多优秀诗篇,其代表作是 A.《礼记》 B. 《离骚》 C.《诗经》 D.《春秋》 七年级历史 第2页(共6页)2025年秋期文化素质调研七年级历史作业 参考答案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