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82205

2.3《峨日朵雪峰之侧》课件(共27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442950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有一个人正贴在这悬崖绝壁上,你会想到什么?是恐惧?是孤独?还是…… 峨日朵雪峰之侧 昌 耀 用攀登的姿态 诠释青春的坚毅 峨日朵雪峰之侧 昌耀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登峰途中的体验与感怀。 诗题交代了作者所处的位置。 解题 铁凝 峨日朵雪峰之侧 峨日朵雪峰在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内,是祁连山脉的一座无名山,靠近祁连县峨堡镇,山顶终年积雪。作者在诗中借称这座山为“峨日朵雪峰”。 今天我们将开启一场攀登峨日朵雪峰的特别之旅。在攀登的生死关头,如果必须选择一个意象作为你的“精神盟友” 。你会选择谁?请结合意象本身的内涵与攀登的情境,说说你优先选择它的理由。 1.作者简介 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湖南桃源人,诗人。 1950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宣传队员。同年,响应祖国号召,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期间,推出处女作《人桥》,从此与诗歌艺术结下不解之缘。1953年,在朝鲜战场上负伤后转入河北省荣军学校读书。1954年开始发表诗作。1957年因一首短诗被定为右派,以一“赎罪者”身份辗转于青海西部荒原从事农垦,遭受了二十余年的坎坷与磨难。1979年重返文坛。 他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协调的整体。诗人后期的诗作趋向反思静悟,语言略趋平和,有很强的知性张力,形成了宏大的诗歌个性。 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 ①肯定过往付出,“征服” 二字的背后,藏着曾为目标全力奔赴的努力。 ②“仅”这高度并非“一览众山小”的“绝顶”,却是“我”尽了自己的全部努力所达到的; 力不从心的无奈,清醒冷静的自知 ③ 留足未来空间,“此刻” 暗示当下的上限并非终点,未来仍有突破的可能。 我是一个 , , 的(攀登者 )。 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 我/小心地/探出/前额, 惊异于/薄壁那边 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 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 山海。石砾/不时滑坡, 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 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 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的罅隙。 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 啊,真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 在锈蚀的/岩壁, 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 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 快慰。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峨日朵的雪 彷徨许久的太阳 引力无穷的山海 雄鹰 雪豹 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 攀登条件极端险恶,如果你必须强制淘汰一位“最不适合此次攀爬之旅”的同伴。你会淘汰谁?为什么?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找出诗歌中出现的意象,分析这些意象营造的意境? “呵,真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 雄鹰:蓝天领主;雪豹:雪山之王。代表着我对真正强大的事物,英雄、力量的渴望。我希望得到慰藉,鼓舞和支持。 意象 太阳、石砾 滑坡、雄鹰 雪豹、蜘蛛 意境 雄浑 壮美 崇高 作者用自己的主观感受,将客观事物构成雄浑、壮美、崇高的意境,与蜘蛛的弱小、可怜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生命的谦卑与坚毅,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歌颂。 诗的结尾停留在“我”与蜘蛛的对视,尝试以第一人称补充“我”此时的心理活动或后续行动。 再读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如何理解“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 作者为什么“小心翼翼探出前额”? 诗歌的结尾诗人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如何理解“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 “此刻”和“仅”两个词暗示了多重意思: ①这高度并非“一览众山小”的“绝顶”,却是“我”尽了自己的全部努力所达到的; ②这并不意味着将来(或“下一刻”)“我”不能达到新的高度,也不意味着此刻的高度微不足道,这毕竟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