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82517

22.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 课件+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1539547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课件,教学设计
    (课件网) 体会艺术之美 体会艺术之美 大单元任务发布:乘想象之舟品艺术之美 任务一:听·音乐之雅———《伯牙鼓琴》《月光曲》 任务二:观·画中学问———《书戴嵩画牛》 任务三:探·戏曲趣味———《京剧趣谈》 任务四:赏·书法意蕴———口语交际:聊聊书法 任务五:赛·拿手好戏习作:我的拿手好戏 任务六:奇思妙想秀艺术———语文园地七 伯 牙 鼓 琴 伯 牙 鼓 琴 文言文二则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任务一:初读古文,疏通大意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2.借助注释及插图说说课文的意思,用“?”标出不理解的词句,和同桌讨论。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shǎo shāng wéi wèi zhōng 读准字音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古文需要根据表达的意思正确断句,但读时需“声断气连”,斜线是停顿符号,“乎”为语气词,在朗读语气词时适当延长后再停顿,一咏三叹,读出韵律美。 读出停顿 哉 zāi 巍 wēi 弦 xián 我会写 斜钩从竖中线右侧起笔,向右下斜行钩出。 “山”窄、扁,“魏”左窄右宽。 左窄右宽。“弓”取左斜势;“玄”首点稍高,横略长。 两位主人公是谁?你对他们有多少了解? 春秋时期楚国(今湖北汉阳)人。相传锺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农具)、拿板斧的樵夫。 俞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楚国人,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故被人尊为“琴仙”。 锺子期 伯牙 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借助注释及插图说说课文的意思,用横线标出不理解的词句,和同桌讨论。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②在太山③,锺子期曰:“善哉④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⑤。”少选⑥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⑦。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⑧。 伯牙鼓琴① ①本文选自《吕氏春秋·本味》。鼓,弹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秦国的相邦吕不韦组织门客编写的著作,又称《吕览》。 伯牙弹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弹 代词,代伯牙弹琴 译文: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心志, 情志 好啊 泛指大山、高山。 一说指东岳泰山 像 高大的样子 正在 语气助词 译文:伯牙想着高山时弹琴,锺子期说:“弹得好呀,就像那巍峨的高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表示短暂时间的名词性短语,意思是 “(在)……的片刻里”、“(在)……的时间里”。 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一会儿, 不久 译文:不一会儿,伯牙又想到流水,锺子期说:“弹得好呀,就像那浩浩荡荡的流水。”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摔 断 终生 再 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译文:锺子期死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他认为世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意思。 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