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84565

四川省南充市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8次 大小:410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四川省,南充市,高级中学,2025-2026,年高,三上
  • cover
姓名:_____ 准考证号:_____ 南充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学科试题卷 说明:1.开考前,请先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写清楚。 2.选择题部分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用0.5mm黑色墨迹签字笔在答题卡的规定区域书写,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阅读I:(19分) 在你们家或者“别人家”,有没有这样一个“乖”孩子———家长老师提出的意见,他们总是乖乖听取;他们总能体贴家长的难处;他们无论是做家务还是照料他人,都比其他孩子更熟练,像个“小大人”……然而,在这些的背后,我们仿佛忽略了社会规则是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对于单纯的孩子们来说,伤心难过就哭,想要什么就闹,“不乖”才是他们的天性。假如一个孩子小小年纪就表现出超越同龄人的乖巧和懂事,可能意味着他稚嫩的肩膀上承担了这个年龄本不应承受的重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亲职化现象。 亲职化现象指的是儿童和青少年超出自身发展水平,过早地扮演父母角色,承担成人责任的现象,是一种家庭互动模式,可分为两种类型。 工具性亲职化,顾名思义指的是原本应该由父母承担的家庭劳动,却由孩子代为承担了。比如让孩子做家务,照顾老人和弟弟妹妹,甚至是赚钱贴补家用。 情绪性亲职化则是指孩子照顾并满足父母的情感需求,倾听父母的烦恼或心事,关照或回应父母的情绪,成为父母的情感依赖对象或情绪配偶。在这种现象中,本该无忧无虑的孩子被迫卷入到成人的矛盾当中,作为抱怨和指责的倾听者甚至是“出气筒”,承受着父母对对方或是对其他大人的怨憎情绪。 与通过适量简单的家务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不同,本文所指的亲职化现象往往具有更多的破坏性而非建设性。孩子被迫牺牲自己的需求来承担属于成年人的责任。这些责任往往长期而非暂时地侵占了孩子的个人空间,给孩子造成过量的生理或情感负担,并且还可能得不到家长的感激或赞赏,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对于孩子而言,父母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依恋对象,他们不能也不会因为关系的不公平而离开父母。相反,由于孩子拥有着与生俱来的与他人连结的驱力和寻求客体的倾向,为了维持与父母的联结,他们很有可能长期地牺牲自身需求与真实的自我,迎合父母的需要和期待,小心翼翼地扮演着父母心目中“理想的子女”。长此以往,孩子可能会内化和认同父母所理想的“虚假自我”。 有的孩子谦让懂事、善解人意,是因为他们在社会交往中亲身探索,既体验过满足自己需要的快乐,也体会过帮助他人的幸福,最终学会了如何平衡自我和他人的需求。而我们所说的受到亲职化伤害的孩子,他们更像是被人为地“乖化”了———他们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应该”谦让,“应该”懂事,如果不这么做,父母就会失望和伤心。他们自始至终都压抑着自己的需求和感受,从而无法体会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要知道,被压抑的情感并不会就此消失。研究结果表明,一系列健康问题与过多地参与亲职化任务有关,包括焦虑、抑郁、羞愧等心理痛苦和药物滥用。此外,由于长期需要揣度父母的想法,被亲职化的孩子可能在成年后依然保持敏感的心理模式,容易被他人的情绪感染并沉浸其中,出现焦虑或抑郁的倾向。 在唯分数论的社会氛围下,“理想”的子女往往少不了“成绩好”这一特征,因此努力扮演着理想子女的“乖”孩子成就动机也格外强烈。研究表明,高成就动机的个体更可能取得成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日常生活中乖孩子学习更努力、成绩也更好的现象。 然而取得成就并不总能带来十足的成就感,这受到个人成就动机倾向的影响。根据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可被分为追求成功与避免失败两种倾向,它们的强度均由个体自身的需要、成功 /失败的可能性以及成功/失败所带来的结果决定。被亲职化的孩子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